產褥熱病因的發現者屢遭不幸
所謂產褥熱,就是由于鏈球菌等致病細菌侵入分娩婦女的產道引起的子宮炎癥、腹膜炎和敗血癥,病情發展迅速兇險,往往在產后數小時至42天內、病人高熱惡寒、腹痛、惡露、在青霉素發現以前,此病死亡率極高。長期找不到致病原因。
匈牙利醫生塞麥爾維斯(1818—1865)是維也納總醫院產科醫生,他耳聞目睹嬰兒呱呱墜地就失去母親的悲慘情境,毅然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開始了產褥熱的研究,他發現醫護條件和環境基本一樣的不同醫院,不同產房,產褥熱造成的死亡率卻相差很大(甚至10倍),進而,他又分析對比了病人和醫生的各種情況,發現凡是經常接觸感染源的醫生,尤其是經常接觸產婦尸體解剖的醫生所在的產房,發病率明顯增多。這樣,他就得出了一個初步想法:產褥熱發病原因主要是醫生接生時,通過不干凈的手或器具,把病源傳給了健康的產婦。正好此時,有一偶然事件發生,一位醫生在給因產褥熱死亡的產婦進行尸體剖檢時,不慎劃破了手指,傷口很快發炎,并導致敗血病死亡。塞麥爾維斯立即意識到這位男士所患的是和產褥熱一樣的病。這樣他認定產褥熱的真正病因,是某種腐敗的東西或尸體物質。這在微生物學發展以前是比較接近真理的科學概念。為了進一步驗證,他要求凡是進入產房的護士或醫生,必須用漂白粉溶液徹底洗手。所有器械及用具要徹底消毒。這一簡單的措施,卻獲得了奇跡般的成功。在實驗期間,沒有一例因產褥熱死亡的事故,其他病房的死亡率也很快從20%急劇下降到1.27%。
塞麥爾維斯制服產褥熱的成功,在對人類致病的病原性細菌發現以前是一個偉大創舉。因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得到了廣泛支持。但是,卻遭到當時的保守勢力和某些學術權威的頑固反對。特別是他的頂頭上司,約翰·克雷因(J·KLein)教授,一開始就執意反對,處處與他作對。后來,保守勢力借他參加過1848年席卷歐洲的革命活動,對他百般刁難,拒絕他申報學術職稱,最后予以辭職解聘。
無奈之下,塞麥爾維斯回到自己的祖國匈牙利,繼續從事產科工作。在他的堅持下,產科采取了用漂白粉洗手和器械消毒措施,結果大獲成功,產褥熱造成的死亡率明顯下降,只有0.85%。他堅持在消毒條件下進行外科手術,這比利斯特(J·lisaer1827—1912)創立外科消毒防腐法要早15年。塞麥爾維斯的主張和方法,得到了匈牙利政府的正式承認,并發布文告;全國推廣。但是,維也納醫學界的權威,懷著極深的成見和嫉妒,一直還在發表文章和講話,詆毀他的成果,甚至大名鼎鼎的魏爾嘯(R·vircholo,1821—1902)也極力反對。
塞麥爾維斯在醫學上是一位勇敢的開拓者。不崇拜偶像,不屈服權勢,敢于創新,勇于發現,但是他對當時學術界保守勢力和學霸作用在思想上認識不夠,精神上準備不足,加上他性格急燥,缺乏韌性和方法。因而,使他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身心健康倍受折磨,終于陷入嚴重的精神崩潰,不得不住院醫療。后來,他因在進行尸體解剖時手指傷口感染而得了敗血癥,于1865年以身殉職,年方47歲。
這位年輕位卑的“小人物”,由于保守勢力的壓抑,傳統觀念的攻擊,學閥們的偏見和詆毀而造成了殘酷的悲劇。歷史畢竟是公正的。隨著時代的前進,科學的發展,塞麥爾維斯的學說和發現終于被社會承認和接受,他被尊為“母親的救星”,稱他開創了醫學中消毒預防的新紀元。
上一篇:交響樂作曲家米亞斯科夫斯基
下一篇:從“智氏滅族”看德才相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