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朱化鳥
這則神話講述了上古時堯把王位傳給舜時發生的故事。堯決定把王位禪讓給舜,而不是由自己的兒子丹朱世襲,這就引起丹朱的不滿。那最后的結果怎么樣了呢?
堯有十個兒子,十個兒子當中,丹朱是年紀最大的一個,但也是最不成器的一個。
丹朱為人驕傲暴虐,常常喜歡和伙伴們帶著隨從臣仆,到各地去漫游,稍不順意,就要大發脾氣,虐待他的臣下。
那時候,洪水為患,彌漫天下。丹朱出去游玩,總是乘船去,漸漸習慣了水上的生活,對于人民的痛苦無動于衷,倒是覺得坐著船出去東游西蕩很有意思。
后來洪水給大禹治理平息了,有些地方水淺,不能通船,任性的丹朱卻還要不分晝夜地叫人替他推著船走,這叫做陸地行舟。船在泥沙和水草之間摩擦著,顛簸著,發出咯啰咯啰的聲響。推船的人在喘氣流汗,丹朱和他的伙伴們卻哈哈大笑,臉上表現出毫無心肝的志滿意得的神情。
有時他和他的伙伴們干脆就關起門來,在家里胡鬧,什么壞事都干得出來,鬧得真不像話。
丹朱的弟弟們見哥哥這樣胡作非為,也都不服他的管教,弟兄們時常內部起訌,紛爭不休。
堯見丹朱性情太乖張,教育無效,心里暗自焦急。因此他創制了圍棋這種游戲來教給丹朱,希望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丹朱的性情,使他能夠改邪歸正。
哪知道丹朱對于圍棋這玩意兒,起初還覺得新鮮有趣,曾經專心致志地去研究它。但玩了一些時候,他就覺得有些厭煩了。他有一天忽然異想天開,發明了另一種棋。他選擇了一片平原曠野,叫人按著棋局的格式在那里遍栽桑樹。他和他的朋友們就各據一方,拿桑樹做棋局,拿犀牛和大象做棋子,指揮著它們進退周旋。他覺得這比他父親的圍棋更興味無窮。后來他連這也玩厭了,扔開它,仍舊和他的那幫朋友胡鬧去了。
堯知道丹朱實在無法擔當國家的重任,決定把國君的位置禪讓給舜。又怕丹朱不服,聚集他那幫惡朋歹友從中搗亂,便頒下詔命,把丹朱放逐到南方的丹水去做諸侯,由后稷監督著,即日動身起程。
那時住在中原的一個叫做三苗的部族,和丹朱的關系很好。他們對于堯把天下禪讓給舜這件事,很不以為然,于是首先起來反對堯。
正直的堯,并不因為三苗的反對而改變他的政治主張,馬上派譴軍隊去攻打,三苗的首領抵抗不住正義的王師力量,終于被擒伏誅。剩下的三苗部眾,便只好推兒帶女,隨同著被放逐的丹朱,遷徙到南方去。他們在丹朱的放逐地丹水附近定居下來。
他們在南方定居不久,勢力又漸漸強大起來,于是和滿肚子怨氣的丹朱一起,以丹朱為首,醞釀著再度進攻中原,推翻堯的統治,彼此平分天下。
誰知道事機不密,情況傳到堯的耳朵里,智量高遠且勇敢堅毅的堯,早已料到他們會這樣,于是不慌不忙,調兵譴將,親自掛帥,統領大軍到南方去平定戰亂。
丹朱和三苗的聯盟,還沒有準備妥當,聽說堯的大軍開來,手忙腳亂,整頓旗鼓,與堯的大軍對峙。父子倆的軍隊,就在丹水上大戰一場。
丹朱習慣于水上生活,就由他統率水軍。他所統率的水軍,一個個都能在水面上行走,快步如飛。原來丹水里出產一種魚,名叫丹魚,這魚每到夏至前十天,便常從水底浮游到岸邊來,鱗甲紅光閃閃,夜晚望去,就像火焰一般。那時如果你趕緊撒下網把它們捕捉上來,割取它們的血,涂在足上,就可以涉水如履平地。丹朱的水軍人人都有這種本領,所以戰爭的開始,堯竟不是兒子的敵手,接連吃了幾個敗仗,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幸好由三苗統率的陸軍,除了勇悍以外,沒有別的特殊技能,因此堯的軍隊在陸地上就能對付三苗的軍隊。終于,靠了他的智謀和當地人民的幫助,堯首先擊潰了三苗的陸軍,使它不能和丹朱的水軍配合作戰,然后再用謀略把丹朱的水軍也一并擊潰。于是這場看起來聲勢相當浩大的叛亂,很快就被堯平息了。
失敗的丹朱,帶著他少數的部眾,落荒而逃,一直逃到南海。對著茫茫的大海,進不能,退也無路。丹朱覺得自己再沒有臉面活在世間,就跳海自盡了。死后,他的靈魂變成了一只鳥,這鳥的名字就叫朱,形狀像貓頭鷹,一對腳爪卻像人的手。它出現在哪里,哪里的“士”就將要被放逐。
他的子孫,聚居在南海的附近,漸漸成為一個國家,叫罐頭國或罐朱國。這些人的相貌長得很特別:人的臉,鳥的嘴殼,常用他們的鳥嘴在海濱捕魚。背上長有翅膀,卻不能飛,只能當作拐杖扶著走路。
罐頭國的附近便是三苗國,就是和丹朱一同造反的三苗的子孫聚居于此而形成國家的。三苗國的人也都生有翅膀,翅膀長在腋下,很小,也只能點綴觀瞻而不能飛行。
上一篇: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下一篇:《二月二龍抬頭》神話故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