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在我國幾乎老幼皆知。他盡忠盡責,特別是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言,備受世人稱頌。民間有許多關于他的故事和傳說,簡直把他描繪成了智慧的化身。他愛國盡忠,清正廉潔,維護正義,足智多謀,他的許多積極思想對后世也有相當影響。研究了解諸葛亮的領導思想,從中獲取教益,這無疑是有現實意義的。
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徐州瑯琊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出身官宦世家。幼年喪母,七歲父亡,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十七歲時,叔父病故,此后,他隱居隆中,半耕半讀,在此期間,他勤奮學習,廣交名士,關心時事,遠見卓識,世稱“臥龍”。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感其誠意,向他提出了奪取地盤,擴大勢力,進而統一中國的戰略計劃,并出山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擔任丞相,后又輔佐劉禪,主持大政,勵精圖治,招攬人才,內修政治,外結孫權,獎勵農桑,穩定政局,促進蜀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上一篇:誠信是立身之本、治國之道
下一篇:貞觀政要是一部什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