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談·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前179-前117),西漢著名辭賦家,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客游梁。旋歸蜀。作《子虛賦》,為武帝賞識,因得召見。又作《上林賦》,武帝召為郎。曾奉使西南,對西南開發有功,官拜孝文園令。所作賦大都描寫帝王苑囿田獵、神仙封禪之事,于篇末則寄以對奢侈淫靡的諷諫。其作品語言流暢,詞匯豐富,文采橫溢,被譽為漢代詞宗,對漢賦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著有《司馬文園集》。
“惟此綠衣,將執子之釜” ——報卓文君書
在飲食與精神文化相溝通的華夏古國,文人開餐館歷來被看作是一種風流雅事。漢代才子司馬相如與名門閨秀卓文君離家私奔后,竟開起了餐館,文君掌灶,相如跟堂倌一起端茶、洗盤子,2000多年傳為美談。
文君本是臨邛(今四川邛崍)富商卓王孫的女兒,善于鼓琴。她17歲喪夫,寡居娘家。司馬相如歸蜀后,結識了卓王孫,便以琴挑動其女卓文君。文君乃夜奔相如,雙雙一同逃往成都。卓文君是一位勇敢追求愛情,敢于超越禮教的古代女性。兩人在分別期間,她曾給相如寫過有情有怒、韻味深長的信。本篇是司馬相如讀到卓文君信后,寫給她的回信。
該信全文是:“五味雖甘,寧先稻黍; 五色有燦,而不掩韋(加工后的獸皮)布。惟此綠衣,將執子之釜。‘錦水有鴛,漢宮有木。’誦子嘉吟,而回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惟此綠衣,將執子之釜”,可能是說只有一個綠衣丫頭,讓她給你掌炊事。“錦衣有鴛,漢宮有木”是卓文君信里的美句,相如因此才有“誦子嘉吟”的感言。他的這封回信深深表達了對卓文君的愛情,安慰她不要擔心,一定不讓她有白頭之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婚姻亦為千古流傳。
上一篇:翰墨趣談·司馬光
下一篇:信札趣談·呂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