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談·王朝聞
《王朝聞》:王朝聞(1909-2005),原名王昭聞,四川合江人。雕塑家、美學家、文藝評論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務長、中國美協副主席、中華美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史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文聯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藝術研究所顧問等職。主要作品有:《毛澤東浮雕像》《劉胡蘭烈士像》《王朝聞文藝論集》《審美談》《中國美術史》《美學概論》《新藝術創作論》等。
“愧對白衣頻囑咐” ——答沈鵬書
1995年,當代書法家沈鵬先生在其詩詞集《三余吟草》付梓前,請王朝聞先生為該書作序。王朝聞說:“得你信托雖高興,卻不敢寫詩序。”他認為:“詩人杜牧給李賀詩集作序,是內行對內行作品言簡意賅的評價。我雖愛讀詩詞卻不善于作詩,對你的作品很難說出中肯意見。”因而,王朝聞給沈鵬寫了封回信。
《答沈鵬書》 雖是書信,然詼諧而富有情趣。沈鵬《三余吟草》 中有一首《病中吊瓶輸液》的詩,寫于1992年5月。詩中寫道: “吊瓶何物苦張揚,哂爾權當滴漏忙。我有靈犀通六合,爾當捷足退三江。惱人春色慵睜眼,入夢詩情委斷腸。愧對白衣頻囑咐,貪燈開卷又清狂。”王朝聞在《答沈鵬書》中說他對這首詩“頗有同感”。他幽默地說他自己:“除了不敢在病房抽煙,免得‘白衣人’聞見煙味之外,我還正在辜負著她們的囑咐。她們對我貪燈開卷見慣不怪,但我確非為了變相自殺。”他由此引申到詩讀者和詩作者的關系,說“詩讀者和詩作者雖不必都有這樣的經驗,但雙方的情感交流,精神生活總有相通處”。信的最后說:“不爭氣的脈搏不容許我再寫下去,等你從南方回來,我也將由醫院‘解放’出來,擠時間再交談吧。再見! ”王朝聞在重病之中還流露出如此樂觀豁達的情緒,實在是難得。
“連環畫的戰斗任務仍很艱巨” ——寫給姜維樸的信
王朝聞先生是著名學者、美學家,但他一生的視線從未離開過連環畫。他對連環畫這門通俗藝術投入了極大熱情,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據姜維樸先生講,王朝聞先生九十壽辰那年,姜維樸專門撰寫了長文《王朝聞論連環畫》。王朝聞夫婦為他寫這篇文章,特意提供了王老早期的連環畫《姆媽》、《劉蘭亭上吊》等數篇印刷品。王老還在一些畫幅上重新寫了說明文字和時代背景。文章寫出后,九旬高齡的王朝聞先后給姜維樸寫了兩封長信。
第一封信寫于2001年1月20日。王老從姜維樸的文章中知道姜維樸當年在當抗日先鋒隊員時曾演過根據他的作品《一只懷表》(又名《小黑子》)改編的短話劇,也引起了他更多的回憶。他在信中說,當時“要求自己盡可能把這個幼稚(有點傻)的兒童的性格畫出來”。他還囑咐夫人簡平將失而復得的畫稿找出來復印一部分寄給姜維樸,作為發表時的插圖。
王老的第二封信是在收到姜維樸寄去的刊載 《王朝聞論連環畫》 的 《連環畫藝術》 總36輯之后寫的,時間是2002年2月15日。在兩張紙上用鋼筆寫了密密麻麻的近1000字,開端就指出“連環畫的戰斗任務仍很艱巨”,當時恰逢春節期間,王老在信中感慨道: “賀年詞出現在手機上,大多以‘錢’和‘權’為美好愿望。而且,不只有 ‘鈔票貼著你’,‘官運降著你’,還有 ‘黑社會幫著你’、‘公安護著你’的賀詞。因此,我不只覺得連環畫還應該扶持正氣,也應選取古今中外諷刺歪風邪氣的故事,作為新作的素材;創造戰斗力旺盛的作品,不僅《世說新語》里有可以古為今用的素材,《莊子》寓言也有可以借用的故事。”他還在信中提出了賀友直的《山鄉巨變》和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這兩部經典作品,說: “《流浪記》 有巨大影響的原因,在于和世相特征的密切聯系。在我看來,漫畫藝術的重要特征,不在手法是否夸張,而是對于現實是非、善惡和美丑的敏感。因此可見,包括連環畫的素材與表現形式的獨創性,和畫家的素養高度有關。”
王老寫此信時已是93歲高齡了。老人最后寫道:“我的左眼全瞎,右眼也不便使用。不悲哀而流淚,再寫下去會出現霧景,再見! ”兩年多以后,這位聆聽過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文藝前輩便離開了我們。
王朝聞致姜維樸信
上一篇:收藏趣談·王世襄
下一篇:翰墨趣談·王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