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原始紡織技術
中國在原始社會后期已出現原始紡織技術。原始的紡紗方法有兩種。一是搓捻和續接,用雙手把準備紡制的纖維搓合和連接在一起。一是使用原始的紡紗工具——紡墜。這種工具已經具有能夠完成加捻和合股的能力。原始的織造方法,是在編席和結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舊石器時代,已發明結網的方法,新石器時代出現正式的織造技術。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多次發掘出石、陶制的紡輪、骨針、骨錐等原始的紡織和縫紉工具,表明已知用紡輪捻線,用手工織制粗糙的紡織品,用骨針縫制衣服,用竹、葦編織席子。在龍山文化遺址中,還發現骨梭和陶制紡輪。骨梭的應用在紡織技術上是個重大進步,大量地采用陶制紡輪,反映出當時紡織已相當普遍。隨后,又出現原始的機織工藝,利用原始腰機和引緯的骨針織作。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能夠生產具有一定水平的織品。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歷史文化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古代制陶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