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中國古代釀酒
中國有幾千年的釀酒歷史。原始人類由于受到含糖野果自然發酵成酒的啟示,有意識地利用野果發酵造果酒。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開始采用谷物作為釀酒原料,到商代用谷物造酒已較普遍。先秦時期,發明了用曲來釀酒,它使淀粉的糖化和酒化兩個步驟結合起來同時進行,這種被稱為“復式發酵法”的方法是中國在釀酒技術上一項極重要的發明。《禮記·月令》中記錄了造酒的注意事項:“秫稻必齊,曲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專門講了造曲釀酒方法。對何時有蒸餾酒(燒酒),古書無明確記載,一說為元代從阿拉伯傳入,一說為元代以前中國已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間始創其法。”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中國醫學基礎理論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中國現代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