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筆記
古代文體名。泛指隨筆記錄、不拘體例的作品。其內容可涉及政治、歷史、經濟、文化、自然科學、社會生活等許多領域,但亦可專門記敘、論述某一個方面。其體裁雖然產生較早,而正式以“筆記”作為書名,則始于北宋朱祁。筆記的異名,有隨筆、筆談、雜識、劄記等,其鋪寫故事,以人物為中心而較有結構的,稱為筆記小說。劄記亦作“札記”,即今日之讀后感。其特征是:把讀書的心得、體會或聞見所及隨時記錄下來。積累成篇,謂之札記。如清盧文弨有《龍城札記》、《鐘山札記》,又趙翼有《廿二史劄記》等。與雜錄、隨筆相似的,還有“雜俎”。如唐段成式所作筆記,名為《酉陽雜俎》。后世編纂書刊文集,常將無類可歸之文,標目曰:“雜俎”。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章回小說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筆記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