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信
中國古代倫理道德規范之一。意指誠實不欺,講求信用。《國語·周語上》:“信所以守也。”孔子認為:“信”是達到最高道德境界“仁”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士”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他認為“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得到別人的任用,辦事才能通達。因此,他把“謹而信”作為對弟子的基本要求之一。把信作為道德教育的四個重要方面(文、行、忠、信)之一。孟子也很重視“信”,把信作為五大人倫內容之一,主張“朋友有信”,但他認為“信”若與“義”發生矛盾,則“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應依“義”而行。董仲舒則把“信”作為“五常”(仁、義、禮、智、信)之一,使“信”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對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俄語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修齊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