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自強新政
19世紀60至90年代,中國清政府中洋務派代表人物借西方的“機器之利”以發展本國經濟的活動,也稱“自強求富”。這些代表人物有清廷中的滿族權貴奕訢,地方有湘、淮系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他們制定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創辦了一大批交通、運輸、采礦、冶煉和紡織等近代民用工業和軍事工業。這些洋務派人物在政治上維護與外國資本主義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但在經濟上卻主張打破“閉關自守”,積極引進西方機器生產和科技知識,注意培養人才,在客觀上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中國的產生。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胎教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自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