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人物故事小傳
宋文帝劉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晉義熙三年(公元407年)生,宋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卒,終年47歲。
劉義隆初封城縣公,宣都郡王,荊州刺史等。元嘉元年八月,司空徐羨之等廢少帝,迎劉義隆即位,時年18歲。
文帝即位后,徐羨之、傅亮、謝晦等人擁立文帝有功,權勢極大。文帝不愿受制于人,以弒帝之罪嚴辦諸臣,結果徐羨之自殺,傅亮被處死,謝晦在江陵起兵失敗被殺,文帝奪回朝政大權。文帝勤于政務,體恤民生,整頓吏治,發展文化,使社會穩定,人民生活較富足,史稱“元嘉之治”。但好景不長,宋對北魏一戰失淮北,又在滑縣受挫。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年,北魏拓跋燾大舉攻淮,江北郡縣飽受擄掠,宋勢漸衰。文帝起初立長子劉劭為皇儲,又欲廢長立幼,引起劉劭不滿。元嘉三十年二月,劉劭率兵攻入宮中,殺文帝及宰相江湛等多人,自己稱帝即位于建康。文帝死葬長寧陵,謚曰太祖文皇帝。
[正史]
太祖文皇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也。晉義熙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彭城縣公。永初九年,封宜都郡王,位鎮西將軍、荊州刺史,加都督,時年十四。長七尺五寸,博涉經史,善隸書。是歲來朝,會武帝當聽訟,仍遣上訊建康獄囚,辯斷稱旨①,武帝甚悅。
景平初,有黑龍見西方,五色云隨之。二年,江陵城上有紫云。望氣者皆以為帝王之符,當在西方。其年少帝廢,百官議所立,徐羨之、傅亮等以禎符所集②,備法駕奉迎,入奉皇統。行臺至江陵,尚書令傅亮奉表進璽紱,州府佐吏并稱臣,請題榜諸門,一依宮省,上皆不許。教州、府、國綱紀宥所統內見刑。是時,司空徐羨之等新有弒害,及鑾駕西迎,人懷疑懼,惟長史王曇首、司馬王華、南蠻校尉到彥之共期朝臣未有異志。帝曰:“諸公受遺,不容背貳③;且勞臣舊將,內外充滿,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略)
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備法駕入宮,御太極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賜位二等。戊戌,拜太廟。詔追復廬陵王先封,奉迎靈柩。辛丑,謁臨川烈武王陵。癸卯,進司空徐羨之司徒,江州刺史王弘位司空,尚書令傅亮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甲辰,追尊所生胡婕妤為章皇太后,封皇弟義恭為江夏王,義宣為竟陵王,義季為衡陽王。己酉,減荊、湘二州今年稅布之半。
九月丙子立妃袁氏為皇后。
是歲,魏太武皇帝始光元年。(略)
三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有罪伏誅。遣中領軍到彥之、征北將軍檀道濟討荊州刺史謝晦,上親率六師西征。大赦。(略)
六年三月丁巳,立皇子劭為皇太子。戊午,大赦,賜文武位一等。(略)
九年冬十二月庚寅,立皇子紹為廬陵王,奉孝獻王祀;江夏王義恭朗為南豐王,奉營陽王祀。(略)
十三年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會④。
秋七月己末,零陵王太妃殂,追察為晉皇后,葬以晉禮。
九月癸丑,立皇子浚為始興王、駿為武陵王。
十六年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鑠為南王。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是歲,武都、河南、林邑、高麗等國并遣使朝貢。上好儒雅,又命丹陽尹何尚之立玄素學,著作佐郎阿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各聚門徒,多就業者,江左風俗,于斯為美,后言政化,稱元嘉焉。(略)
十七年秋七月壬子,皇后袁氏崩。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于長寧陵。(略)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礿,大赦。(略)
二十年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誕為廣陵王。(略)
二十二年九月己未,開酒禁。癸酉,宴于武帳堂,上將行,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饌。日旰,食不至,有饑色。上誡之曰:“汝曹少長豐佚⑤,不見百姓艱難,今使爾識有饑苦,知以節儉期物。”(略)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眾至瓜步,聲欲渡江,都下震懼,咸荷擔而立。壬午,內外戒嚴,緣江六七百里舳艫相接。始議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樓極望,不悅,謂江湛曰:“北伐之計,同議者少。今日士庶勞怨,不得無慚。貽大夫之憂,在予過矣⑥?!奔咨辏桂伆倮斡谖?。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歸,俘廣陵居人萬余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兗六州殺略不可勝算,所過州郡,赤地無余。二月甲戌,降太尉、領司徒江夏王義恭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壬午,幸瓜步。是日,解嚴。()十一月壬寅,曲赦二兗、徐、豫、青、冀六州,徙彭城流人于瓜步,淮西流人于姑孰,合萬許家(略)。
二十九年二月乙卯,立皇子休仁為建安王。
三十年春正月,會群臣于太極殿,有青黑氣從東南來,覆映宮上。戊寅,以司空、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司徒、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壬午,以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浚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戊子,使江州刺史武陵王駿統眾軍伐西陽蠻。
二月甲子,元兇劭構逆,帝崩于合殿,時年四十七。謚景皇帝,廟號中宗。三月癸巳,葬長寧陵。孝武帝踐阼⑦,追改謚曰文帝,廟號太祖。
帝聰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無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簡靖為心。于時政平訟理,朝野悅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儉約,不好奢侈。車府令嘗以輦篷故,請改易之,又輦席舊以馬皮緣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篷未至于壞,紫色貴,并不聽改。其率素如此。
《南史·宋本紀》
[注釋]
①辯斷稱旨:判斷處理案情符合皇帝的想法。②禎符所集:吉祥的預兆集中在一起。③背貳:叛變背離。④不朝會:不上朝。⑤少長豐佚:出生后一直生長在富貴的環境之中。⑥在予過矣:錯誤是我造成的。⑦踐祚:繼位。
[相關史料]
時帝(即少帝)于華林園為列肆,親自沽賣;又與左右引船為樂,夕,游天淵池,即龍舟而寢。乙酉詰旦,(檀)道濟引兵居前,(徐)羨之等繼其后,入自云龍門;安泰等先戒宿衛,莫有御者。帝未興,軍士進殺二侍者,傷帝指,扶出東閣,收璽綬,群臣拜辭,衛送故太子宮。(略)
元嘉二年春正月,徐羨之、傅亮上表歸政;表三上,帝乃許之。丙寅,始親萬機。(略)
初,(略)帝欲誅羨之、亮,并發兵討晦,聲言當伐魏,言拜京陵,治行裝艦。亮與晦書曰:“薄伐河朔,事猶未已,朝野之慮,憂懼者多?!庇盅裕骸俺慷嘀G北征,上當遣外監萬幼宗往相咨訪?!睍r朝廷處分異常①,其謀頗泄。
三年春正月,謝晦弟黃門侍郎嚼馳使告晦,晦猶謂不然,以傅亮書示咨議參軍何承天曰:“計幼宗一二日必至。傅公慮我好事,故先遺此書?!背刑煸唬骸巴忾g所聞,咸謂西討已定,幼宗豈有上理!”晦尚謂虛妄,使承天豫立②答詔啟草,言伐虜宜須明年(略)。
帝以王弘、檀道濟始不預廢弒之謀,弘弟曇首又為帝所親委,事將發,密使報弘,且召道濟,欲使討晦。王華等皆以為不可,帝曰:“道濟上于脅從,本非創謀,殺害之事,又所不關;吾撫而使之,必將無慮?!币页?,道濟至建康。(略)
丙寅,是日,詔召羨之、亮,羨之行至西明門外,謝嚼正直,遣報亮云:“殿內有異處分?!绷赁o以嫂病暫還,遣使報羨之,羨之還西州,乘內人問訊車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③中自經死。亮乘車出郭門,乘馬奔兄迪墓,屯騎校尉郭泓收之。(略)于是誅亮而徙其妻子于建安;誅羨之二子,而宥其兄子佩之。又誅晦子世休,收系④謝嚼。(略)
元嘉十三年二月戊子,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經百戰,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劉湛說司徒義康,以為“宮車一日晏駕⑤,道濟不復可制?!睍奂埠V,義康言于帝,召道濟入朝。其妻向氏謂道濟曰:“高世之勛,自古所忌。今無事相召,禍其至矣。”既至,留之累月。帝稍間,將遣還,已下渚,未發,會帝疾動,義康矯詔召道濟入祖道,因執之。三月,己未,下詔稱:“道濟潛散金貨,招誘剽猾,因朕寢疾,規肆⑥禍心?!笔崭锻⑽?,并其子給事黃門侍郎植等十一人誅之,唯宥其孫孺。又殺司空參軍薛彤、高進之;二人皆道濟腹心,有勇力,時人比之關、張。
道濟見收,憤怒,目光如炬,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魏人聞之,喜曰:“道濟死,吳子輩不足復憚?!?略)
初,潘淑妃生始興王浚。元皇后性妬,以淑妃有寵于上,恚恨而殂,淑妃??們日S墒翘盂可類菏珏翱???譃閷碇湥饲馐论?,劭更與之善。
吳興巫嚴道育,自言能辟谷⑦服食,役使鬼物;因東陽公主婢王鸚鵡出入主家。道育謂主曰:“神將有符賜主。”主夜臥,見流光若螢,飛入書笥,開視,得二青珠;由是主與劭、浚皆信惑之。劭、浚并多過失,數為上所詰責;使道育祈請,欲令過不上聞。道育曰:“我已為上天陳請,必不泄露?!臂康染词轮?,號曰天師。其后遂與道育、鸚鵡及東陽主奴陳天與、黃門陳慶國共為巫蠱,琢玉為上形像,埋于含章殿前;劭補天與為隊主。
東陽主卒,鸚鵡應出嫁,劭、??终Z泄,浚府佐吳興沈懷遠,素為浚所厚,以鸚鵡嫁之為妾。
上聞天與領隊,以讓劭曰:“汝所用隊主副,并是奴邪?”劭懼,以書告浚??蜁唬骸氨巳巳羲鶠椴灰眩纱倨溆嗝蚴谴髴c之漸耳?!?。劭、浚相與往來書信,常謂上為“彼人”,或曰“其人”,謂江夏王義恭為“佞人”。
鸚鵡先與天與私通,既適懷遠,恐事泄,白劭使密殺之。陳慶國懼,曰:“巫蠱事,惟我與天上與宣傳往來。今天與死,我其危哉!”乃具以其事白上。上大驚,即遣收鸚鵡;封籍其家,得劭、浚書數百紙,皆呪咀巫蠱之言;又得所埋玉人,命有司窮治其事。道育亡命,捕之不獲。(略)
三十年二月甲子,宮門未開,劭以朱衣加戎服上,乘畫輪車,與蕭斌共載,衛從如常入朝之儀。呼袁淑甚急,淑眠不起,劭停車奉化門,催之相續。淑徐起,至車后,劭使登車,又辭不上,劭命左右殺之。守門開,從萬春門入。舊制,東宮隊不得入城。劭以偽詔示門衛曰:“受敕,有所收討。”令后隊速來。張超之等數十人馳入云龍門及齋閣,拔刀徑上合殿。帝其夜與徐湛之屏人語至旦,燭猶未滅,門階戶席直衛兵尚寢未起。帝見超之入,舉幾捍之,五指皆落,遂弒之。湛之驚起,趣北戶⑧。未及開,兵人殺之。劭進至合殿中閤,聞帝已殂,出坐東堂。蕭斌執刀侍直,呼中書舍人顧嘏,嘏震懼,不時出,既至,問曰:“欲共見廢,何不早啟?”嘏未及答,即于前斬之。江湛直上省,聞喧噪聲,嘆曰:“不用王僧綽言,以至于此!”乃匿傍小屋中,劭遣兵就殺之。宿衛舊將羅訓、徐罕皆望風屈附。左細仗主、廣威將軍吳興卜天與不暇被甲,執刀持弓,疾呼左右出戰。徐罕曰:“殿下入,汝欲何為?”天與罵曰:“殿下常來,云何于今乃作此語!只汝是賊!”乎射劭于東堂,幾中之。劭黨擊之,斷臂而死。(略)
《資治通鑒·宋紀·文帝》
[注釋]
①處分異常:懲治異己力量。②豫立:事先準備。③陶灶:燒制陶器的土窯。④收系:逮捕。⑤晏駕:去世。⑥規肆:暗中圖謀。⑦辟谷:氣功之術,長時間不吃飯食。⑧趣北戶:逃到北邊的窗戶。
上一篇:《華佗》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華佗》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南朝梁元帝蕭繹》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南朝梁元帝蕭繹》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