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大學
①古代15歲以上的“大人”教育階段。朱熹說:“古之為教者,有小子之學,有大人之學。”(《經筵講義》)由此推知“大人”之學即是大學,其任務是“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關于大學的辦學目的,《禮記·大學》記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對此解釋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時大學與“小子之學”——“小學”相對應,是“學其小子所學之事之所以”,是學“發明此事之理”(《語類》卷7)。可見大學與小學有銜接關系。②現代教育體制中高等學校之統稱。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大侖山慘案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大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