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音樂文化·馬骨胡
拉弦樂器。流行于廣西的西林、隆村、田林和百色等地的壯族民間。琴筒專以馬骨制成,故得名。琴筒呈橢圓形,蒙蛇皮或蛙皮。琴桿較長,上粗下細,上端雕馬頭像,張弦兩根,演奏時將琴夾置兩腿間,左手執(zhí)琴按弦,右手運弓于兩弦之間拉奏。馬骨胡的音色清脆、明亮,與京胡近似,但較京胡柔和。常用于獨奏、合奏和為地方戲曲、說唱、歌舞伴奏。
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音樂文化·馬骨胡
拉弦樂器。流行于廣西的西林、隆村、田林和百色等地的壯族民間。琴筒專以馬骨制成,故得名。琴筒呈橢圓形,蒙蛇皮或蛙皮。琴桿較長,上粗下細,上端雕馬頭像,張弦兩根,演奏時將琴夾置兩腿間,左手執(zhí)琴按弦,右手運弓于兩弦之間拉奏。馬骨胡的音色清脆、明亮,與京胡近似,但較京胡柔和。常用于獨奏、合奏和為地方戲曲、說唱、歌舞伴奏。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音樂文化·馬頭琴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軍事文化·魏舒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