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學·《后漢書》研究史略·宋元明: 以??笨逃『驮u論為主的研究時期
宋元明時期,對《后漢書》的議論評說逐漸增多。如宋人王應麟稱:“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幾人!”(王先謙《后漢書集解述略》引) 葉適認為: 范曄整理《后漢書》,“類次齊整,用律精深。但見識有限,體致局弱,為可恨耳”(《文獻通考引》)。明人何良俊也說:“若蔚宗則取華嶠、張璠諸書整齊之,首尾貫串,勒成一家。其敘東漢二百年事,簡而不漏,繁而不蕪,亦可稱名史,故世以與班固書并行,似不為過”(《四友齋叢說》卷五)。鄭樵認為范曄史才不足,“能為紀傳而不敢作表志”(《通志總序》)。朱鶴齡也認為由于范書無表,“使后之學者,無以考鏡二百年用人行政之節目,良可嘆也” (《愚庵小集》卷十三)。晁公武批評范曄“贊辭佻巧,失史之體”。陳振孫指責《后漢書》論后有贊,“幾于贅矣”。洪邁認為范曄序論了無可取,又高自夸詡,“可發千載一笑”( 《容齋隨筆》卷十五)。
宋元明時期《后漢書》的研究成就在??笨逃∩献钔怀??!逗鬂h書》問世后一直靠手抄流傳,淳化年間,宋太宗詔令學官分校并摹印《史記》及前后《漢書》,這便是《后漢書》淳化初刻本。宋真宗命人復?!叭贰保㈢U板刊行,為景德校定本。這兩次刻印都沒把司馬彪的八志并入范書,后來判國子監孫奭奏請合刻兩書,八志遂被附在范書紀傳之后,即乾興元年國子監刻本。此后還有景祐本、熙寧本、紹興本等等。流傳至今只有紹興本較完整。由于宋人刻本質量較高,為《后漢書》的流傳、研讀提供了條件。元明時期,《后漢書》的校刊工作仍在進行。如元大德本,明南監本和北監本,以及毛氏汲古閣本等,都是較有影響的 《后漢書》刻本。
宋明學者往往把自己的??背晒麑懗蓪V?。如劉攽,奉詔校正《后漢書》后,撰成《東漢刊誤》一書。后來,吳仁杰為補劉氏之遺,又撰《兩漢刊誤補遺》,厘正 《東漢刊誤》之誤甚多。
上一篇:尚書學·宋代承用偽《古文尚書》及巨大發展與疑辨·宋代開始重視的單篇研究(《禹貢》《洪范》等)
下一篇:徐學·關于徐霞客的研究·家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