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紅學”走向世界
由于《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和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和獨特風貌,她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也成為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對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異域讀者,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吸引力。
據史料記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11月23日,南京王開泰的“寅貳號”船,載著六十七種圖書,由我國浙江乍浦港起航于12月9日抵達日本長崎。《紅樓夢》九部十八套便包括在這六十七種圖書中。這是截止目前為止發現的《紅樓夢》走向世界的最早記錄。1993年10月,在乍浦港所在的浙江省平湖市還舉行了“《紅樓夢》從乍浦走向世界二百周年” 的紀念活動。
二百年來,《紅樓夢》不僅傳至亞洲各國,而且逐漸流播到西方歐美各國?!都t樓夢》不僅有了供國內各兄弟民族閱讀的滿文、錫伯文、蒙古文、哈薩克文、維吾爾文、朝鮮文的譯本,更有了日文、越南文、泰國文、朝鮮文、緬甸文、俄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荷蘭文、希臘文、西班牙文、匈牙利文、羅馬尼亞文、阿爾巴尼亞文、捷克斯洛伐克文等各種譯本,不少是節譯或選擇,其中日文、英文、俄文、法文、朝鮮文、西班牙文是一百二十回的全譯本。譯者既有精通外文的中國學者,也有熱愛中國文化的各國漢學家。翻譯《紅樓夢》是一項浩繁而艱難的工程,縮短和消除語言及文化的隔閡談何容易。世界人民對中國歷來十分陌生,世界文學史也一直忽視中國?!都t樓夢》的譯介和傳播,有助于改變這種狀況,它是一座精神的橋梁和一位文化的使者。文化的交流和精神的溝通,能夠促進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共同進步,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改革開放的十多年來,“紅學”在國門以外的影響首先表現在海外華文文化圈內。作為中華民族一項寶貴的文化財富,《紅樓夢》牽動著海外炎黃子孫的故國之思和鄉土之情,起到了精神紐帶的作用。許多華人學者作出了很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不僅是外籍華裔學者,許多渴望了解中國、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朋友,同樣對《紅樓夢》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投注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紅樓夢》的譯介和研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十多年間有了先后三次國際紅學研討會的召開:其首次在1980年6月于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由威斯康星大學發起并主辦;第二次是1986年6月在中國哈爾濱市,由哈爾濱師范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聯合發起,哈爾濱師范大學主辦;第三次于1992年10月在中國揚州市召開,由中國紅樓夢學會和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無論從會議規模、參加人數和探討問題的深廣度來看,都一次超過一次,博得了 “紅樓一夢已千秋,紅會三層更上樓” 的贊譽。
這一切都表明“紅學”正在走向世界;并且可以預期,“紅學”將以更大的規模和更深的程度走向世界。
上一篇:董學·董學在后世的影響
下一篇:先秦儒學(孔孟荀)·歷代對《論語》、《孟子》、《荀子》三書的考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