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君民共主
早期改良主義者提出的政治思想。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早期改良派逐漸認識到振興商務,必須有相應的政治力量保護,主張不僅要學習西方的經濟制度,而且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最早介紹西方政治制度的代表人物王韜對比了君主之國、民主之國、君民其主之國三種類型的政體,認為“君為主則必堯、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長治;民為主,則法制多紛更,心志難專壹,究其極,不無疏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隱得以上達,君惠亦得以下逮”,國家可以內無戰亂,外無侵略,穩如磐石。從而積極倡導“君民共主”,主張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君民共主”的思想反映了早期改良派對資產階級民權的渴望和要求,對近代中國人民爭取民主的斗爭起了一定的啟蒙作用。但在要求民權的同時,否定民主政體,并未真正觸動君主專制制度,表現出早期改良派的軟弱性和不成熟性;所強調的“民”不是人民大眾,而是資產階級,決定了宣傳的君主立憲制根本不可能實現。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名家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君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