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植物學家吳其濬
吳其濬(公元1789~1848年),字瀹齋,號吉蘭,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城關鎮人。出生在北京。他的父親吳烜,出身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哥哥吳其彥,亦官居侍郎。吳烜于公務之暇,頗好筆翰,著有《中州文獻考》及《讀書筆記》等書。吳其濬的幼年隨父在京城讀書。在父親的熏陶與教育下,“自幼勤奮好學,多才多藝”,“博覽群書,精通古今重要典籍”。雖然家庭教育和影響使他早年走上科舉道路,但他又喜愛科學。據說在他父親吳烜40歲壽辰那天,壽堂里擺有紅杏和仙人掌等,有賀客戲問他: “吳公子,仙人掌為什么不長葉子?”他不知仙人掌上的刺就是它的針狀葉,一時竟答不上來。他覺得這是一種羞恥,從此他立下鉆研植物的決心。嘉慶二十二年 (公元1817年),考取狀元,授翰林院編修。二十四年,吳其濬主持廣東鄉試,哥哥吳其彥為順天府學政,為當時人所羨慕。嗣后,歷任國史館協修,廣東及浙江鄉試正考官,湖北與江西提督學政,道光十六年 (公元1846年) 超擢內閣學上,兼禮部侍郎銜,后歷兵部左侍郎、戶部右侍郎,湖廣總督、云貴總督,及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撫等職。卒加太子太保銜。
吳其濬為官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恪守職責。道光二十年九月,大冶縣知縣孔廣義指控總督周天爵私設刑堂,濫用刑具。道光皇帝將此案交吳其濬調查處理。他用心查訪,查明周天爵私制刑具、讓湖北候補知縣楚鏞在署審案、任意使用的詳情,上奏朝廷,使這一案件得到應有的處分。在任云南巡撫期間,注意對于云南礦業加強管理,提出云南各地可采之礦雖多,可也不能任意開挖,特別是在漢民與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更要慎之又慎?!叭粼倭钔谌°y砂,勢必劫掠哄事,釀成事端”。調任山西巡撫后,用心整頓鹽政,清除積弊,針對 一些不法之徒私販鴉片煙土的現象,上書朝廷提出對此要嚴行查禁,勿使蔓延。由于他居官恪盡職守,所以道光皇帝稱贊他“學優守潔,辦事認真”。
吳其濬在從政期間,又致力于植物學的研究。從道光元年起,他的父親、伯父、哥哥以及母親相繼病逝,使他不間斷地居家守孝長達8年之久。在此期間,他選擇固始縣城東南10里、史河東側名叫李家花園的十多畝河灣地,辟為植物園,之名為“東墅”。他親自進行植物栽培,“植桃八百,栽柳三千”,種菜數畝,培植的桃樹結出果實肥大甜美,這一收獲,增強了他研究植物的信念。
自道光十二年起,吳其濬到湖南任職,直至道光二十五年調任山西巡撫,在這13年間,他先后到湘、鄂、贛、閩、浙、黔、滇進行實地考察,所到之處,氣候溫潤,植物繁茂,使他眼界大開,并且使他得到了大量的植物標本。在江西4年,采集植物標本達400多種,平均三四天要采集一種標本。為了弄清一些植物的性能,他不恥下問。在 “薇” 條下寫道: “此菜亦有結實、不結實二種,結實者豆可充饑,不結實者莖葉可茹。余得之牧豎云?!?“蕪菁” 條下說: “后人乃以根葉強別?!都婷鲿?不知其誤,而博引以實之,何未一詢老圃?” 身為總督巡撫的吳其濬為弄清一草一木的性能,如此的求教于豬倌和園丁,的確是少見的。
吳其濬的著作,主要有 《吳宮保奏議》、《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云南礦廠圖略》(法國人易名為《云南礦產志》)。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植物名實圖考》。該書是在他死后兩年,即道光二十六年,由云南蒙自人陸應谷將他的手稿進行整理??保谔贪逵⌒卸??!吨参锩麑崍D考》,38卷,分谷類、蔬類、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類、木類12大類。共收植物1715種,比 《本草綱目》 多收620種。取材宏富,參考古今各種文獻800余種。對每種植物的介紹,包括形狀、顏色、性味、產地和功用,尤其注重其藥用價值的說明及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考證。有些植物,諸說不一,對此,吳其濬采取了慎重態度,凡“作者確見而人皆不識,過去本草中也無記載” 者,“形狀、性味相似而名稱不同”者,“名稱相同而形狀、性味不完全一樣”者,書中如實記載,而不妄下結論。如在“黃藥子”條后,他說: “慎南又別有黃藥……乃極似山薯,而根園多須。即湘南之野山藥。其白藥子亦謂之黃藥,皆別圖。凡以著其物狀而附以俚醫之說,以見一物名同實異。不敢盡以古方所用,必即此藥,以貽害于后世,庶合闕如之義云爾?!?又如苜蓿,《本草綱目》和《群芳譜》記載差異很大,他曾兩次派兒子赴京、陜,去尋找苜蓿種子,親自培植觀察三年,終于澄清是非曲直,原來《本草綱目》所記“苜蓿”,實際是“木樨”,其誤系李時珍未能詳察,為同音字所致。書中所附植物圖,繪制形象逼真,超過以前所有本草書中的附圖,為近代植物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固始縣城南吳其濬墓
吳其濬的《植物名實圖考》問世后,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國內,道光二十八年,陸應谷在為該書寫的序中,稱贊《植物名實圖考》: “包孕萬有,獨出冠時,為本草特開生面?!痹趪?,公元1870年,德國人畢施奈德在所著的《中國植物學文獻評論》一書中,認為該書中插圖繪制精當,最精確的甚至可以按圖索驥、憑圖鑒定科或目。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學者奉《植物名實圖考》為圭臬,翻印出版,風行全國。后來,日本學者牧野太郎編纂的 《日本植物圖鑒》,很多內容都取自 《植物名實圖考》。
上一篇:杰出的無神論者范縝
下一篇:楷書之祖鐘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