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圖強的吳起
吳起(? ~公元前381年),戰(zhàn)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關于他的籍貫,《史記·吳起列傳》僅記為衛(wèi)國人,而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則說他是衛(wèi)國左氏人。《外儲說》是韓非子收集的談話資料,內中寓言連篇,許多來自道聽途說,一般人都不把它當作信史看待。司馬遷熟讀《韓非子》,他又以好奇著稱,這條材料他卻不取,其中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們相信正史的記載,把吳起看作衛(wèi)國人。那時衛(wèi)國的都城在今天的濮陽西南,因此,吳起可以算作是濮陽人。
吳起先后跟隨孔子的學生子夏和曾申學習,在博采眾家之長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特色和行事方式,成為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杰出的軍事家。
戰(zhàn)國前期,衛(wèi)國已經(jīng)萎縮成一個蕞爾小邦,在這里難以有大的作為,于是吳起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魯國,擔任了魯國的將軍。魯國是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最為禮義之邦。吳起到達不久,他的母親在老家病故。離開家鄉(xiāng)前吳起和別人賭氣,發(fā)誓說當不上卿相就不再入衛(wèi),因此他忍痛沒有回去奔喪,這件事招來了不少非議,老師曾申由此和他斷絕了來往,這一切他都忍了。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齊國進攻魯國,魯君本想委任吳起擔任主將,卻對他與齊國的關系有所疑慮,吳起于是殺掉妻子以表明心跡,終于得到了魯君的信任。吳起率軍攻齊,取得了重大勝利。
殺妻求將反映出吳起性格中殘忍的一面,這招來了更多的批評之聲,魯君面前讒言不斷。吳起在魯國呆不下去了,于是他輾轉來到當時國力最為強大的魏國,當上了魏文侯的將軍。
在魏國,吳起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他率軍進攻秦國,頻頻得手,連拔五城,受到了魏文侯的賞識和信任。“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于是委以更重要的職務——西河郡守,承擔起抗拒秦、韓兩國的重任。西河位于今天晉、陜兩省交界的黃河以西地段,既是魏國西進的橋頭堡,又是魏都安邑的天然屏障,地位非常重要。而郡守在那時既是一郡的行政長官,又是該郡的軍事首領,統(tǒng)兵打仗,守土保邊自是其分內的事情。吳起在西河郡守的位置上干得很出色。魏文侯去世后,武侯繼位,仍然讓他擔任西河郡守,他繼續(xù)得到國君的信任和重用。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吳起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吳起在西河時的治民政績,我們知道得很少,因為史書中基本沒有留下這方面的記載。從他接受的教育和勸諫武侯行德政的話語中,從西河郡的穩(wěn)固拓展中,我們似乎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測,吳起在治民方面肯定也不差。然而在西河期間最為突出的,則是他在軍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在長期的軍事生涯中,吳起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總結出一整套系統(tǒng)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思想,寫出了見解獨到的軍事著作,后人稱之為《吳起兵法》。司馬遷說: “《吳起兵法》世多有”,說明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東漢時代正式著錄為48篇,可惜今天僅僅保存下來了6篇。這是彌足珍貴的軍事文獻。從保存下來的材料中看,吳起治軍極為嚴格,兵不在多,“以治為勝”。他要求士兵嚴格遵守紀律,做到令行禁止; 強調知己知彼,把握戰(zhàn)機,堅毅果斷。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同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要知道,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那個“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的時代里。以身份高高在上的郡守、將軍而做到這些,其影響可以想見。所以吳起帶出來的軍隊特別能打仗,他們?yōu)槲簢卣沽舜髩K地盤。魏國的版圖由此而不斷西延。
吳起在魏國聲望不斷提高,引起了舊臣們的嫉妒。他們不斷在武侯面前搬弄是非,吳起害怕了,不得不離開魏國而來到了楚國。
他很快又贏得了楚悼王的信任,到楚不久就被任命為令尹而主持政務。這完全不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而是因為他的才干。令尹一職相當于中原地區(qū)的丞相或相國,權力很大。當時,楚國“大臣太重,封君太眾”,他們反對社會變革,把楚國拖得半死不活。在戰(zhàn)國七雄中,楚國面積最大,國力卻很弱。吳起主持政務后,從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和削減冗官冗員入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明法審令,指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yǎng)戰(zhàn)斗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這些做法都為后世法家所繼承。變法很快就收到了成效,楚軍在吳起的率領下,“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一時間威震天下。
變法招來舊貴族的怨恨。周安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381年),支持變法的楚悼王去世,這些人終于找到了報復的機會,“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殘酷地將吳起殺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吳起伏在楚悼王的尸體上。叛亂分子在射殺吳起的同時,射中了悼王的尸體。按照楚國的法令,加兵于王者滅族。楚肅王即位后,“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舊貴族勢力由此受到一次沉重打擊。
吳起的一生色彩斑斕。相傳他在離開衛(wèi)國之前,曾經(jīng)殺死譏笑他的鄉(xiāng)鄰三十多人,后來又殺妻求將。這些殘忍的行為是他平生的一大污點,這是毋庸諱言的事實。但道德的評判不能替代歷史的評判。不管是作為將軍還是郡守和令尹,他都是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為魏、楚兩國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順應歷史潮流,銳意改革,刷新政治,推動了歷史車輪的前進。吳起為我國軍事理論寶庫平添了不少內容,梁啟超先生稱贊他為“我國第一流名將”,這決非阿諛之辭。
上一篇:南朝駢賦大家江淹
下一篇:名家代表人物惠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