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容——少年革命家
——少年革命家
鄒容,四川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著有《革命軍》一書。21歲時,被敵人折磨而慘死在獄中。
鄒容生于四川一個普通家庭,望子成龍的父親一心想讓兒子出人頭地,因此,從小便送他去讀書。鄒容幼年時聰明過人,讀書勤奮,學業(yè)一向很好,父親盼子成才,早日求取功名,便逼著不滿13歲的鄒容去參加科舉考試。
試題剛拿到手,鄒容一看是個古怪的偏題,便跑到考官那里,理直氣壯地質問道:“這么幾個不成意思的文字,叫人怎樣作文章?文章又一定得按照朱嘉的注解去作,這樣豈不是成了經(jīng)書的奴隸了嗎?”
鄒容說罷,考官還沒反應過來,鄒容已轉身退出考場回了家。
父親聽說兒子鬧了考場,不禁大發(fā)雷霆,滿地里追著打他。鄒容勸父親說:“八股孩子不愿學,考場孩兒也不愛入。衰世科名,得之又有何用?”
鄒容年齡雖小,但他這幾句話說得非常有見識,于是,無可奈何的父親在親戚和家人的勸阻下,才消了氣。以后,不再管他了。
1898年,“戊戌變法”,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進行了資產階級政治改革,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在這期間,鄒容如饑似渴地閱讀《天演論》、《時務報》等新學書刊。不久,變法失敗,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害。消息傳來,鄒容不顧生命危險,把譚嗣同遺像掛在自己的座位邊,作詩紀念,勉勵自己成為“后來者”,“繼起志勿灰”。
此后,少年鄒容積極投身于民主革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救國救民的大業(yè)上。他17歲留學日本,為民主革命而奔走。當年春節(jié)期間,1000多名中國留學生在會館舉行團拜,鄒容跳上講臺,用濃重的四川鄉(xiāng)音,激昂慷慨地發(fā)表了鼓動性非常強烈的演說,一項一項地揭發(fā)了清朝統(tǒng)治的罪惡,高喊:“我們要挽救國家的危亡,要推翻腐敗透頂?shù)那逭 ?/p>
鄒容極具鼓動性的演說及他的革命激情,極大的感染了廣大的中國留學生,他們爭先恐后上臺,發(fā)表革命演說。
從此,少年鄒容曾多次發(fā)表演說,宣傳革命思想,被中國留學生們公認為出色的鼓動家。
鄒容并不只是宣傳鼓動,他讀了很多革命的書刊,同時搜集整理資料,動筆寫作《革命軍》一書。鄒容18歲回國后,請一代學術大師、著名語言學家和文學家章太炎先生為《革命軍》一書作序。這本書宣傳革命是“天演之公例”,號召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共和國,在人民中間產生了極大的反響,是傳之后世的名作。
后來,鄒容和章太炎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因鼓吹革命不幸被捕入獄。章太炎不但稱鄒容為“英雄”,并且跟他結成生死的忘年交,親切地稱呼比他小16歲的這位革命志士為“小弟”。鄒容21歲時,被敵人折磨而慘死在獄中,被追認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上一篇:鄧世昌——為國捐軀的海軍管帶
下一篇:阿里——用拳頭懲惡霸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