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率眾斗強賊的英雄
——率眾斗強賊的英雄
許褚,字仲康,沛國譙人。東漢末年,許褚以雄武有力被曹操收留,成為心腹將領。他先拜都尉,后遷中郎將,累遷中堅將軍、武衛將軍。因他在作戰中如虎似狂,故又有綽號為“虎癡”。魏明帝時封牟鄉侯,死后追謚為壯侯。
許褚14歲那年,和亳縣交界的汝南地區出現了一伙盜賊。這伙盜賊近萬余人,經常在許褚家鄉一帶出沒騷擾。鄉親們都很害怕這群盜賊。
許褚這時年齡雖小,但好行俠仗義。許褚挺身而去,對眾鄉親說:“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奮力抗擊,一定能打退盜賊!”
眾人聽了許褚的話,議論了一番,推舉許褚帶領大家抗賊。
為了抗賊,許褚動員全村鄉親抓緊做好準備工作。許屯村男女老幼,群情激昂,日夜奮戰,經過半個月的時間,便把一個鄉村變成了一座能攻能守的堅固“城池”。
這一天終于到了,盜賊黑壓壓地朝許屯村撲來。許褚則不慌不忙,讓大人們全部隱蔽在房上,青少年則守在土墻的各個洞口,嚴陣以待。
眾盜來到村前,一看到又寬又深的溝渠,便倒吸了一口冷氣,知道這個村子早有防備,有的干脆向頭目建議,先去別的村吧。頭目一聽,氣得哇哇亂叫說:“此村竟敢如此和我作對,非把它踏平不可!”言畢,立逼眾賊渡溝進攻。群盜無奈,只好成群結隊地跳入水中,也有不會水的,被推下去當場斃命。
正當眾盜爬上溝岸的一剎那間,許褚號角一吹,墻上、洞口亂箭齊發,直射得賊人死的死,傷的傷,哭的哭,叫的叫,亂成一鍋粥。水中的,岸上的,爭相逃命。
許褚知道,盜賊是決不會就此罷休的,而準備多天的弓箭,只一天便用光了,下一步怎么對付盜賊再次來犯呢?他在思索著。
眾鄉親也慌亂不定,人心浮動。那些少年們更是心中著急,一雙雙眼睛望著許褚,一張張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
“有了。”許褚一拍腦門,全村人又行動起來。他們搜集了家家戶戶汲水的長木桿,不夠,又砍倒了所有能當木桿用的樹木。他們運來了村中所有的石頭,不夠,又拆掉了所有用石頭壘起的房屋。他們決心和賊人決一死戰。他們把木桿立在圍起的墻上,桿與桿之間以橫桿相連,每根橫桿上吊上用竹條編成的大笆斗,笆斗中裝滿石頭,一切準備就緒。
盜賊又來進攻了。眾盜賊蜂擁而上。只聽城內一聲號角,木桿上的笆斗“唰”的一聲一齊翻了過來,成千上萬塊石頭,頓時像一場瓢潑大雨,從空中落了下來。那些盜賊被砸傷胳膊斷腿。盜賊的第二次進攻也被擊退了。
盜賊第二次進攻被打退之后,并沒有撤走,他們把許屯村團團圍住,坐等村內彈盡糧絕。
村內果然斷糧了。眾鄉親心如火焚,許褚更是坐臥不寧。他讓人寫了一封信,用箭射入盜賊營中。盜賊頭目拆信一看,信中說:村內已經糧絕,愿與你們和談。不過,和談期間,村內愿以牛與你們交換糧食,希望能答應。盜賊頭目同意了村中提出的和談條件。
交換開始,許褚令人取了糧食,把牛交給了盜賊。不想那些牛竟掙脫韁繩,發瘋似的往回跑,眾盜賊都不敢攔。許褚認為不能食言,立即沖上來,兩只手抓住四只牛的尾巴,硬拉著前行百余步。特別是那盜賊頭目,覺得村內一個孩子都如此神勇無比,那大人的力氣就更可想而知了。心想,這個村真是惹不得,于是一聲唿哨,眾盜賊全部離去。
上一篇:許衡——不食無主之梨的少年
下一篇:謝希德——童年寂寞的女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