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李沆報喜更報憂
宋真宗時,李沆做宰相,王旦任參知政事。當時正值西北邊境戰事吃緊,往往到了很晚才能吃飯,王旦長嘆:“唉!我們這些人,怎樣才能遇到天下太平、優游無事的時候啊!”李沆說:“稍有憂慮辛苦,才可讓人警惕。假使哪天四方無事,則朝廷里未必不會生出事來。”后來,宋與契丹講和了,王旦問李沆:“何如?”李沆說:“議和當然是好事。但一旦邊疆無事,恐怕皇上又會漸漸生出奢侈之心。”王旦不以為然,李沆則每天收集一些水旱災害、強盜、亂賊以及忤逆不孝的事稟奏皇上,皇上聽了,抑郁不樂。王旦認為不值得拿這些瑣碎的小事去煩擾皇上。李沆則說:“皇上年少,應讓他知道各方面的艱難,具有憂患意識。不然,他血氣方剛,不是成天迷戀美女娛樂、斗狗跑馬,就是大興土木,征召軍隊,建祠立廟。我老了,看不到這一天了,而這些正是你參政之后的憂慮啊!”李沆死后,宋真宗看到與契丹講和了,西夏也對宋稱臣了,果然在泰山封岱祠,在汾水建宗廟,大肆營造宮殿,搜集研究已廢棄了的典籍,沒有閑暇之日。王旦親眼看見王若欽、丁謂等奸臣的所作所為,想進言勸諫,而自己又已經陷進去了,想離開朝廷,而念及皇上對他的厚愛,不便辭官。此時,王旦才認識到李沆的先見之明,感嘆道:“李文靖真是一位圣人啊!”(《宋史·李沆傳》)
上一篇:火上澆油·落井下石·李林甫計陷張九齡
下一篇:知人善任·用人如器·李淵不記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