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苦練書畫
那是在元朝一百多年歷史里,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畫家、書法家。其中最有成就的是趙孟頫。他在繪畫上開創了一代新風,書法上,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樣樣精通,揚名天下。他是中國古代最有成就的書畫家之一。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他幾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謙虛謹慎分不開的。
趙孟頫五歲讀書,就開始練書法,幾十年間,總是每天清晨起床,盥洗完畢后,開始練字。一天少則幾千,多時要上萬個字。早年他臨摹隋朝和尚智永的《千字文》和王羲之的《蘭亭序》,光《千字文》他臨摹了不知有多少遍,真正做到了嫻熟的地步。
有一位叫田良卿的書法家,從街市上買到一卷《千字文》,憑他淵博的書法知識,開始以為是唐人的書法,看到最后,才知道是趙孟頫寫的。
他拿了這卷《千字文》去請趙孟頫題字,趙孟頫如實寫道:“這是我幾年前寫的,沒想到我隨便練習的字,被人拿去賣錢了。”原來趙孟頫廣泛收集各種古帖,對各個書法家的字跡全都認真臨摹。因此,他能吸收各家長處,融會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被稱為“趙體”。
趙孟頫寫字十分講究筆力,認為執筆要用千鈞之力,方能寫出有氣魄的字來。他教自己兒子寫字的時候,常常不動聲色地站在兒子背后,突然抽他兒子手中的筆管。假如筆管抽不出來,他就高興地笑了;要是筆管抽出來了,他自然很不高興,還要對兒子加以責罰。
趙孟頫非常善于模仿各個時代書法家的字,有一次,他得到一卷北宋書法家米芾寫的《壯懷賦》,可惜中間缺了幾行字。于是他找來和原稿一樣的刻本,臨摹缺了的幾行字。他反復寫了六七張紙,總覺得不滿意,不禁感嘆道:“今人的字不及古人多了!”只好用刻本中的字補了缺。
其實趙孟頫在當時已經是赫赫有名的書法家了,可他還是這樣謙虛謹慎,這是很值得學習的。
趙孟頫從小愛畫馬,就是拾到一張廢紙,也要畫一張馬才把它扔掉。他畫的馬,就像活馬一樣、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他也愛畫梅竹、山川,他畫的梅竹使人有清高的感覺。他做起畫來,起先好像漫不經心,在紙上點點染染,漸漸地在紙上出現了山水、樹木,最后一幅精美絕倫的畫繪成了。
趙孟頫在世的時候,他的書畫就已經是十分珍貴的藝術品了。當時有不少人摹仿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也為外國人所喜愛。
印度有個和尚,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請求趙孟頫為他寫字。后來,他把趙孟頫的字帶回印度,也成了他們國家的藝術品。
上一篇:謝光選勤奮務實
下一篇:錢三強苦攻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