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合肥之旅·八公山·劉安與八公山
八公山與劉安結有不解之緣。
劉安是西漢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漢武帝的皇叔?!稘h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載,“淮南王安為人好書、鼓琴,不喜弋狗馬馳騁,亦欲以陰德拊循百姓,流名譽。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有《內書》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篇,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余萬言。時武帝方好藝文,以安屬為諸父,辯博善為文辭,甚尊重之。每為報書及賜,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乃遣。初,安入朝,獻所作《內篇》,新出,上愛秘之。使為《離騷傳》,旦受詔,日食時上。又獻《頌德》及《長安都國頌》。每宴見,談說得失及方技賦頌,昏暮然后罷?!睆倪@段記載可看出劉安才智超人,與漢武帝關系極為密切。
劉安十六歲時以長子身份繼承淮南王位,但他厭倦宮廷諸事,將大部分精力用于研讀整理先秦典籍上。涉獵甚廣,且重視實踐,善于用人。后來,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宣傳天道自然觀的劉安矛盾日益加深。后以“招降納叛”的罪名,誅殺劉安。據《資治通鑒》記載,當時“被誅者數萬人”,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件特大冤案。
“八公山”之名的由來
劉安門客中有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被、雷被、晉昌、伍被八人最有學識,最得賞識,被劉安封為“八公”。劉安與“八公”在紫金山采集百藥煉制仙丹,以求長生不老,故紫金山也叫“八公山”?!端涀⑹琛份d有這樣一則故事:一日,八個須眉皓白的老者登門求見劉安。門吏以為他們不過是等閑之輩,拒絕通報。八公對此大笑不已,片刻間全變成青絲角鬢、面如桃花的童子。門吏大驚失色,急忙報知劉安。劉安顧不上穿鞋,赤足迎出,行弟子之禮,八公復原狀。此后,他們在紫金山上終日談仙論道。劉安潛心研讀八公所贈《丹經》三十六卷,終于煉成仙丹。《太平寰宇記》云:“昔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藥在器,雞犬啄之,皆仙。其處后皆現人馬之跡,猶在,故山以八公為名。”由此而有典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p>
八公山豆腐·回王魚
以歷史悠久、做工精細、風味獨特、營養豐富、飲譽海內外的八公山豆腐,說來竟與淮南王劉安有關。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劉安。”朱熹在一首關于豆腐的詩里也提到淮南王劉安。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也肯定了這種說法。明詩人蘇平在其詠豆腐詩中,還對豆腐的制作作了繪聲繪色的描寫:“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液,百佛湯中滾雪花,瓦缶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
千百年來,八公山居民繼承并不斷改進傳統豆腐制作方法,使之更具特色。如用料,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是“黑豆、黃豆皆可為之”,而八公山豆腐則必采用新鮮純黃豆。又如,其磨制用水,是八公山上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礦物質的珍珠泉、洗云泉等泉水,故制出的豆腐潔白質細、汁厚味醇,鮮嫩可口。平橋豆腐,曾被周恩來稱為“價廉物美的好食品”,多次列入《江蘇風物特產》等書中。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喬裝到淮安縣平橋鄉私訪,對平橋豆腐贊不絕口,稱之為天下第一。然而平橋豆腐的老祖宗卻正是八公山豆腐。
據傳,明末,淮南八公山下沈家村里做豆腐的李山,逃難到江蘇省淮安縣做起豆腐買賣,聞名四鄉。當地居民群起效仿,平橋豆腐逐漸成為當地一宗風味特產。
八公山豆腐還揚名海外。約在唐宋之際,來華的日本僧人,將之攜回日本;或曰:“鑒真東渡,豆腐傳日”。在日本十四、五世紀古文獻中,有不少關于豆腐的記載。至今,產豆腐尚有“唐傳豆腐干,淮南堂制”商標。
此外,佳肴回王魚也與劉安有關。劉安求仙煉丹時,有人曾獻奉此魚。只覺味美可口,名之“回黃”,《光緒壽州志》中就有淮南王喜食回黃魚記載。現代回黃魚被稱為回魚,當地人叫它“肥王魚”。
回王魚產于八公山與淮河相交峽山口附近的洞穴石罅中,屬天然性魚類,體呈紡錘形稍扁,嘴扁圓而稍長,全身鮮黃,光滑無鱗,背后帶有灰黑斑彩。其肉質和營養價值都超過馳名的“淮鯉”,自古以來便作為“貢魚”及淮上人家的筵席之珍。
八公山與淮河相交峽山口一帶由于水下岸穴、巖洞較多,又兼有彎道與湍流,故性情溫和、孤僻的回王魚集于此。每當淮河汛期,雀躍的回王魚逆水而上,可達河南三河尖,順流而下可至江蘇洪澤湖,但它們長期棲息和繁殖的地方仍只是八公山水域。
上一篇:厚厚三晉土·晉中之旅·玄中寺·凈土祖庭不盡緣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洞庭湖之旅·岳陽樓·前朝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