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丘老人的祝辭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結束了長期的流亡生涯,在老師鮑叔牙的幫助下,繼承了齊國的王位。
齊桓公是個胸懷大志的人,繼承王位之初,他整天憂心忡忡。為了國計民生的大事,他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時刻都在琢磨,齊國這個爛攤子,應該從何著手治理呢?由于連年征戰,國力十分衰弱;天下尚未太平,民心不穩,災荒不斷,匪盜橫行;宮廷內又是勾心斗角,人心險惡……他真不知道從何做起。齊桓公的理想,不僅是要讓齊國強盛起來,還要稱雄諸侯。可是從目前形勢看,不要說做中原盟主,就連保住自己對國家的統治,也很不容易!
這天,齊桓公正煩悶地在宮中踱來踱去,翻來覆去地考慮那些頭疼的事情。
鮑叔牙走上前來,建議道:“主公,您這些日子來一直愁眉不展,我知道您在為國事操心。可是,要是您憂愁過度,損壞了身體,又怎么能更好地治理國家呢?今天到郊外去打獵,散散心好不好?”
齊桓公很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建議,打了一天獵,暫時把煩惱的事情拋到腦后。
可就在他們要收獵回宮的時候,一位老人擋住了齊桓公的去路,向他施禮。
齊桓公很奇怪,就問道:“您是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嗎?”
老人回答道:“我是麥丘這里的山里人,聽說大王到此地打獵,特地趕來問候。”
齊桓公非常高興,忙請老人上車來坐下,攀談起來。齊桓公見老人須眉皆白,仙風道骨,氣度非凡,便問道:“您今年多大歲數了?”
老人捋(1ǔ)了捋胡須回答道:“老夫今年八十有三了。”
齊桓公驚奇地說:“俗話說‘人活70古來稀’,您83歲了,還這么硬朗,真是令人羨慕呀!雖然我還年輕,今后恐怕也很難遇到您這樣長壽的人,您能不能也給我祝禱一番,讓我也分享一下您的福澤呢?”
老人爽朗地笑了:“不敢當,不敢當呀!我不過是個山里村夫,就算是能活到100歲,也不過每天吃吃睡睡,白活一世。不像您胸懷大志,年輕有為,除了自己,還要為全國老百姓著想,齊國的盛衰就全仰仗您了。”
站在齊桓公旁邊的鮑叔牙這時開口了:“老人家,您見一次國君也不容易,難道不想為國君祝禱一番嗎?”
老人點點頭說:“我要是給您祝禱,首先就祝您壽比南山,祝您重義輕利,不以金玉為寶,不貪不義之財,不興不義之師,這樣必得民心。得人心者,必得天下。”
齊桓公高興地說道:“好哇!你說得好極了!俗話說:‘善言必再’,好話一定要說兩條,您一定要再說一條。”
老人說:“好,再說一條。我祝愿您虛懷若谷,擇善而從,禮賢下士,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樣就能得到賢臣的輔佐,政權就會穩固,即使有了過失,也可以亡羊補牢,不至于犯更大的失誤。”
桓公連連點頭稱是,撫掌大笑:“好哇,您說得好極了!俗話說‘善言必三’,您就再說一條吧!”
老人見齊桓公如此誠懇,就說道:“既然您愿意聽,我就再說一條吧,這一條才是最重要的。祝您永遠善待老百姓,這樣才能得到百姓擁戴,萬萬不可做得罪他們的事。”
齊桓公有些疑惑不解地問:“這又是為什么呢?”
老人繼續說道:“在家庭之中,如果是當兒子的得罪了父親,他的兄弟姐妹,甚至他的母親都會替他求情,看在眾人的面子上,做父親的也會原諒他的。但是如果國君得罪了群臣百姓,又有誰會出來替他求情呢?誰又能幫助得了他呢?歷史上像夏桀(jié)、商紂(zhòu)王那樣的暴君,得罪了群臣百姓,結果群起攻之,不光是自己身敗名裂,性命難保,而且就連江山社稷(jì)也要斷送,下場真是可悲啊!”
齊桓公嚴肅地聽完,震動很大,開始領悟到老人的良苦用心。他非常感激地告別了老人,回宮以后,下令賜給老人麥丘以土地,作為對老人忠告的報答。
鮑叔牙私下里更是高興,因為這位老人是他請來的。
齊桓公開始有了一個周密的計劃,不再為治理國事而煩惱了,一切措施都在按部就班地展開。沒有幾年,齊國就強盛起來,政治穩定,實力大大增強,為齊桓公稱雄中原打下了切實的基礎。
上一篇:魯迅棄醫從文
下一篇:黃炎培教育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