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蔡侯祠·芳池月映故宅風存
蔡侯祠,是紀念我國古代發明家蔡倫的祠堂。它坐落在湖南省耒陽市城南。
耒陽是蔡倫的故鄉。據《后漢書·宦者傳》記載:蔡倫,字敬仲,東漢明帝永平末年在京城洛陽皇宮里當差。漢和帝時升任中常侍,后加位尚方令,掌管宮廷御用手工作坊。元興元年封為“龍亭侯”。安帝即位后,以誣陷安帝祖母宋貴人治置,自殺身亡。蔡倫在任尚方令期間,曾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技術,始創用樹皮、碎布、舊魚網等原料造紙,世稱“蔡侯紙”。紙的發明是對中國乃至世界科學文化的貢獻。在此之前,人們用龜甲、獸骨、竹簡、木牘、金石、縑帛等物來寫字,使用起來極為不便。據說,秦始皇每天看120公斤的公文。東方朔給漢武帝信,用了三千片竹簡,由兩個武士抬進宮去,武帝用了兩個多月才讀完。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都沒有紙張,有的用草,有的用樹葉,有的用獸皮來寫字。蔡侯紙問世后,很快傳到朝鮮和越南,又逐漸傳遍世界,大大地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蔡倫得到了后人的崇敬和愛戴,人們為之修建了蔡侯祠、蔡倫墓、蔡子池,并保留了蔡倫的故宅。
蔡侯祠,為三棟磚木結構的平房,紅墻青瓦。祠的正門上方石匾上刻有“蔡侯祠”三個楷書大字,兩旁浮刻著一副對聯:“芳池月映,故宅風存”。進門后,堂內分前后兩廳,各設花壇一座;兩旁各有側室。屋頂為單坡式,屋檐上鑲著六百多年前舊祠留下來的藍色琉璃瓦檔。前廳正面豎立一座2米高的白玉石碑,雕花鐫紋,上刻著“修整蔡侯祠記”碑文,簡述了蔡倫的生平功績。后廳陳設一石臼,傳為蔡倫當年舂紙用。但據碑文引《湘中記》云“池南有石臼,即倫舂紙臼,唐別駕李懸以臼入貢。今池存宅廢,臼跡猶存”,此臼當為復制品。
蔡侯祠的正前方,有一個花崗巖條石圍砌的大水池,叫蔡子池,呈長方形,長280多米,寬30多米。傳說蔡倫當年即于此漂洗紙張和洗刷工具。池中有半月形拱橋橫跨東西兩岸,當月朗星稀之時,石橋兩邊的池水中各有一輪明月倒影,微風吹來,雙月泛動,前人有“唯有蔡池雙月美”的詩句。
蔡子池畔,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六角亭,亭內有巨石雕成的大石鼎,名曰“玉鼎”,是后人祭祀蔡倫時化紙用的。
蔡侯祠后約50米處,有兩株巨大的古樟樹,覆蓋著一座圓凸形的墳冢,這就是蔡倫墓。四周砌有護墓墻,牌坊式的門額上刻有郭沫若題寫的“蔡侯之墓”四字。據說這是衣冠冢,蔡倫的尸體埋葬在陜西洋縣。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南京之旅·雨花臺·花落如雨墜地石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廣州之旅·鼎湖山·蒼梧側聽鳳嶺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