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伏闕
宋高宗鎮壓愛國太學生事件。陳東(1086—1127年),字少陽。青年時代即有異常的名聲、恃才負氣,不甘于自己地位的低下。蔡京、王黼剛當政時,沒有人敢批評時政,而陳東則無所顧忌,所至集宴,客人們都怕受牽連而避開他。徽宗時貢入太學;欽宗時,率領太學生們伏闕上書,要求處死蔡京、梁師成、李邦彥、朱勔、王黼、童貫等六大奸臣,以平息天下人的怨憤。靖康元年(1126)金兵迫開封,宰相李邦彥罷主戰派將領李綱,割地求和。陳東又率太學生上書,指出李綱是奮不顧身,以身任天下之重的社稷之臣,而當朝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趙野、王孝迪、蔡懋、李悅之徒則是忌疾賢能,動為身謀、自私自利的社稷之賊,要求處死奸賊,恢復李綱的舊職。軍民從其伏闕上書者數萬,甚至皇帝傳旨安慰和解釋,人們也不肯離去,直到李綱復職才罷休。嗣后,陳東又五次上書,請誅蔡京,并力辭官南歸。高宗即位,復召陳東,恰遇李綱復罷,又上書請留李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并請帝東征以還徽宗、欽宗,車駕回京師勿率金陵等,被黃潛善等在高宗面前使計而終為高宗所殺。臨死時,陳東笑著說:“我就是陳東。如果怕死當初就不會上書了,既已上書我就不會逃避死。”
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本應關心國家大事,以天下為己任,但是,在國家政治腐敗的時候,即使學校偶有熱血愛國的師生如陳東者,最終也只能成為犧牲品。
上一篇:阿邑大夫行賄作假遭煮殺
下一篇:陳叔寶詩酒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