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獨立運動的無形解體
袁世凱死后,各派軍閥互爭北京政權,以致政黨紛出、政局動亂、混戰(zhàn)連年。結果教育事業(yè)無人管理,教育經費奇缺,就連教育部員的工資也積欠難發(fā),加上軍閥政權對新教育的壓制,激起了教育界的強烈不滿,罷教、請愿、辭職抗議等活動接連不斷。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要求教育獨立的思潮。要求教育經費獨立、教育思想獨立、教育“實際家”獨立,即要使教育全面擺脫封建軍閥政府的控制,獲得獨立自由的發(fā)展。蔡元培于1922年2月發(fā)表了《教育獨立議》,主張“教育事業(yè)當完全交與教育家,得有獨立的資格,毫不受各派政黨、各派教會的影響。”1922年2月12日,“全國教育獨立運動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成立大會,并發(fā)表獨立宣言書,要求教育經費獨立,指定教育基金,謀教育制度獨立等。隨后,教育獨立運動會也進行了一些活動,比如認為教育經費獨立是根本,上書教育部提出以續(xù)辦鐵路附加捐作為教育經費等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反映了資產階級教育家們力圖擺脫反動軍閥統(tǒng)治、發(fā)展新教育的強烈愿望,在當時反帝反封建的文教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有一定影響。
然而,教育是受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制約的。可以說,誰掌握政權,誰就掌握了教育權,誰就把握了教育的命運。教育獨立運動者認為教育可以超越現政權的控制而獨立發(fā)展的思想是錯誤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隨著革命形勢的發(fā)展,教育獨立運動的弱點逐漸暴露,“教育獨立運動會”也沒有什么作為,最后也就無形解體了。
上一篇:救救拉多加湖
下一篇:敦刻爾克大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