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專業”論
“文革”中后期,在老干部就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資派”的政治理論背景下,為配合“斗走資派”的需要,四人幫提出來一種學校制度“只有一個專業”的理論,目的是要“培養同走資派作斗爭的先鋒戰士”。這一培養目標根本否定了國家教育方針,其根本的政治目的是企圖“蒙騙青年”充當政治上的打手。概括起來,“只有一個專業”培養的“先鋒戰士”有如下特征:
一是能“盯”能“斗”,“有路線斗爭覺悟”。這就是跟“走資派”斗。要求要“把十分之九的精力放在同走資派斗爭上”,“誰能跟走資派斗,就可以打九十九分”,“只要有這一條就行”,“憑這一條,就準他畢業”。可見,所謂“只有一個專業”論實際上是要把青年學生卷入政治篡奪的漩渦,充當政治上的打手、炮灰。
二是“頭上長角、身上長刺”,“敢于反潮流。”要求“一個專業”培養出來的人要有“棱角”、要“敢造反”,“不管是誰,……都要敢頂”。并提出“要把那些‘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干部送到中央,“鬧它個天翻地覆”。
三是敢“打”敢“砸”,“生動活潑”。“只有一個專業”論,從批“學而優則仕”入手,宣傳提倡的是“鬧而優則仕”。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取消,學校的紀律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另一方面,資產階級思想,無政府主義思想泛濫,學生不遵守學校紀律,破壞校產、被看成是“生動活潑”,是“可愛的小將”、“打起仗來很勇敢”,“可以成為很好的戰士”。而努力學習,遵守紀律的學生則被誣蔑為“小綿羊”,“糊涂蟲”等。
“只有一個專業”論,篡改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內容,根本否定了傳授文化知識是學校的主要職能,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專制主義。在這種論調的影響下,“讀書無用”,“智育第一”、“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知識到手、人被奪走”、“學了專業,忘了專政”等觀點流行,把政治與業務,德育與智育、有社會主義覺悟與有文化完全對立起來,對教育的實施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和嚴重的后果,根本上否定了現代學校的存在,是教育史上的一種大倒退。
上一篇:“五七干校”的來龍去脈
下一篇:“學校體育”單一目的之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