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秦觀》人物故事小傳
秦觀(公元1049—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宋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人。進士。曾仕至國史院編修官。因其名籍屬于舊黨,累遭貶謫。最后死于赦歸途中。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能詩,工文,所作小詞尤為人稱道,例屬詞中婉約一派。組織工麗,語言清秀淡雅,情韻兼勝。善于通過凄迷的景色、宛轉的語調表達感傷的情緒。有《淮海集》傳世。
〔正 史〕
秦觀字少游,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人。少豪雋,慷慨溢于文詞,舉進士不中。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讀兵家書與己意合。見蘇軾于徐,為賦《黃樓》,軾以為有屈、宋才①。又介其詩于王安石,安石亦謂清新似鮑、謝②,軾勉以應舉為親養,始登第,調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軾以賢良方正薦于朝,除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遷正字,而復為兼國史院編修官,上日③有硯墨器幣之賜。
紹圣初,坐黨籍④,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劉拯論其增損《實錄》,貶監處州酒稅。使者承風望指⑤,候伺過失,既而無所得,則以謁告寫佛書為罪⑥,削秩徙郴州⑦,繼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徽宗立,復宣德郎,放還,至藤州,出游華光亭,為客道夢中長短句,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先自作挽詞,其語哀甚,讀者悲傷之,年五十三,有文集四十卷。
觀長于議論,文麗而思深。及死,軾聞之嘆曰:“少游不幸死道路,哀哉!世豈復有斯人乎!”弟覿字少章,覯字少儀,皆能文。
《宋史·秦觀傳》卷四四四
[注 釋]
①屈宋:指屈原、宋玉。②鮑、謝:指南北朝詩人鮑照,謝朓。③上:指皇上;日:每日,經常。④坐黨籍:因為隸屬舊黨名籍而得罪。⑤承風望指:根據政治風向對他進行監視。⑥謁告:告假。⑦削秩:削減俸祿。
[相關史料]
少游為黃本校勘甚貧,錢穆父為戶書,皆居東華門之堆垛場。少游春日作詩遺穆父曰:“三年京國鬢如絲,又見新花發故枝。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穆父以米二石送之。
《宋人軼事匯編·王直方詩話》卷一三
東坡初未識秦少游,少游知其將至維揚,作坡筆題壁于一山寺。東坡果不能辨,大驚。及見孫莘老,出少游詩詞數百篇讀之,乃嘆曰:“向書壁者,豈此郎也?”
《宋人軼事匯編·冷齋夜話》卷一三
廌謂少游曰:“東坡言少游文章如美玉無瑕,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少游曰:“吾少時用意作賦,習慣已成。誠如所諭,不畏磨難。然自以華弱為愧。”邢和叔曰:“子之文銖兩①不差,非秤上秤來,乃等子②上等來也。”
《宋人軼事匯編·師友談記》卷一三
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東坡曰:“不意③別后卻學柳七作詞。”少游曰:“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東坡曰:“‘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坡又問別作何詞,少游舉“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④雕鞍驟”。東坡曰:“十三字,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
《宋人軼事匯編·高齋詩話》卷一三
[注 釋]
①銖兩:銖,古衡制單位。兩之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這里“銖兩不差”,相當于我們常說的“分毫不差”。②等子:衡器名。一種稱量金珠或珍貴藥物的小秤。③不意:意料之外,想不到。④轂(gu):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同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用以插車軸。這里以轂代車。
上一篇:《祝允明》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祝允明》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竇妙善》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竇妙善》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