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之下的愛情悲歌
南宋高宗趙構在屈辱的“紹興和約”簽訂以后,只求茍且偷安,保住皇帝的寶座,根本不去考慮收復失地。而金統治者在各地人民的反抗下,也沒有軍事力量再向南宋王朝進攻。這樣,南宋與金暫時出現了南北對峙的和平局面。
陸游素有江南第一詩人之稱。但科場卻很不如意。他先參加紹興十年(1140年)吏部的蔭補考試落第,接著又參加了紹興十三年(1143年)的進士考試,再次落第。在失意科場的時候,他于紹興十四年(1144年)春正月十五日,在臨安城舅父唐閎家中,見到了表妹唐婉。陸游與唐婉小時候常在一起,真是“兩小無嫌猜”。如今都已長大成人,相互的情誼更深了。于是,就在這一年,由陸游的父親向唐閎提出了這門親事。并于當年完了婚。唐婉幼年時也喜歡讀書,后來又能寫詩。她和陸游情投意合,因此婚后感情很好,生活得很美滿。可是,好景不長,陸游接連的科場失意,引起陸游母親的強烈不滿,竟遷怒于他的新婚妻子唐婉。陸游與唐婉夫婦情深,陸母認為是唐婉導致陸游荒疏學業,考試不利。于是經常對她借故進行嚴厲訓訴。盡管唐婉百般忍受,但總得不到婆婆的寬恕。最后,母親逼著陸游要和唐婉分離。雖然陸游與唐婉伉儷情深,但終于無法抗拒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的意志,最后被迫與唐婉離婚。
過了一年,陸游的父親病故,唐婉也改嫁了同鄉趙士程,陸游又娶王氏為妻。這就是陸游一生中始終難以忘懷的慘痛遭遇。
到了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南宋王朝為了粉飾太平和籠絡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在臨安舉行了兩浙地區的科舉考試。這一年,陸游已經二十九歲。主持這次考試的主考官陳之茂,是朝廷一位主張抗戰,比較正直的官員。當時,秦檜要陳之茂錄取他的孫子秦塤為狀元,可是當他一份份細心地批閱考卷時,發現有一份試卷的文章寫得很好,講恢復大業,通達流暢,字里行間充滿了愛國熱情,自己讀來也深受感動。后經官員核查字號,是陸游的試卷,就毫不猶豫地把他取為第一。這件事觸怒了秦檜。
第二年春天,南宋中央官署六部之一的禮部復試在臨安舉行。陸游滿懷信心地參加了這次進士考試。他覺得這次考試比上一次寫得要好些,對恢復失地,堅持抗戰的議論也發揮得比較透徹。他以為這一次能夠取得功名,就可以得到為國出力的機會了。可是,事與愿違,發榜的告示貼了出來,他落榜了。
原來,陸游這次考試的成績很好,名次又列第一,但等到錄取名單上報以后,秦檜一眼看到陸游的名字,立刻觸動了他的舊恨,公然把陸游的名字剔除了,把自己的孫子秦塤列為第一名,并且揚言說:“陸游這份卷子觸犯了朝廷議和,幸虧被我發現除掉了。但是,去年怎么能夠考到第一名的呢?一定要查辦主考官陳之茂。”不過,第二年十月,秦檜死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陸游遭受這次打擊,回到山陰家里,心中感到非常悲憤,同時也很苦悶。這年春天,陸游獨自到禹跡寺南的沈氏園(在浙江紹興)去游覽,偶然間見到了唐婉、趙士程夫婦,心中感到無限悲切,他不愿再增添唐婉精神上的痛苦,便悄然離開。唐婉叫家僮給陸游送去酒菜致意。陸游體會到唐婉一片深情,舉起酒盅,一飲而盡。酒入愁腸,更使陸游感到愁悵哀怨。他于是便提筆在園內墻壁上題了一首《釵頭鳳》詞:
紅酥手、黃 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題寫完了,懷著抑郁感傷的心情離去。唐婉來到園墻邊,讀著這首情意真摯,深切沉痛的詞作,滿懷哀愁。她回到家中,不由自主地吟誦著這首詞,一種凄苦的情緒涌上心頭,她舉筆和了一首同樣調子的詞: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在這首詞里,深刻地揭示了她內心的哀怨和痛苦,同時又對破壞美滿婚姻的封建禮教表示了強烈的控訴。唐婉自從寫了這首詞以后,憂郁成疾,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這一幕婚姻悲劇,在陸游的心靈里留下了難以彌合的創傷。四十年后,在陸游七十五歲的晚年,重游故地,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想到青春時的這一幕,還猶自傷感不已,寫下了《沈園》詩,懷念唐婉的深情,抒發內心的傷痛。從這個悲劇里,我們可以看到,以功名為目的,以科考為中心的封建教育制度的罪惡。它反映了舊的教育制度對真誠愛情的摧殘,纏綿悱惻, 一往情深,成了一曲千古絕唱。
上一篇:禍起簫墻
下一篇:科考中的“老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