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聽兒子的話
明朝中葉有三位名臣都姓楊,史稱三楊。其中楊士奇有個兒子,橫暴鄉里。地方官和巡察官不時向楊士奇反映他兒子的劣跡,楊老給兒子去信說:某某說你在家鄉盡做壞事,有則改之。其子回信反誣:因為我陰撓這些狗官魚肉百姓,所以他們才忌恨在心,向您誣陷我。到底是父子情深,楊老信以為真。拍馬之徒投其所好,屢屢向楊老夸講他兒子如何雛鳳聲清,楊老就更以為兒子滿不錯了。后來,再沒有人向楊老反映他兒子真實情況了,這位衙內做起壞事來也便更加肆無忌憚了,直演成打死幾十條人命。也有官員向皇帝上奏,但皇帝礙于楊老的面子,也有意不加追究。等到楊老壽終正寢,便馬上將他那寶貝兒子處死正了法。
而另一楊——楊溥,頭腦則清醒得多。一次,他兒子從湖北老家來京城看他,楊溥詢問一路地方官的情況,他兒子說:就江陵縣令范理不是東西,對我的招待很簡慢。想不到楊溥不久卻升了范理的官,后來政績果然不錯。
可見,如何聽兒子的話,是個相當重要的課題,特別是對于為官者來說,尤其重要。中國有句名言:名門之后多敗德。如果你在社會上有名、有權、有錢,要特別注意不要過分蔭庇嬌縱子孫,因為那正是使他們敗德的陷阱。要清醒地對待他們的一言一行,時時處處嚴格要求他們。
上一篇:奢望的破滅
下一篇:如果不是老母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