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卜尼法八世濫用神權
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i Ⅷ,約1235—1303)原名本尼德托·凱大尼(Benedetto Caetani),生于意大利阿南尼的凱大尼貴族家庭。曾就學于意大利托蒂·斯保萊托。1276年,本·凱大尼任羅馬教廷御前會議參議,1281年任紅衣大主教。在1290—1291年,他被羅馬教皇派到巴黎調解英、法之間的爭端,緩和法國與阿拉貢之間的矛盾,獲得成功,聲譽鵲起。1294年6月,教皇尼古拉四世去世,羅馬科倫納家族推舉西斯廷五世繼任羅馬教皇職務。本·凱大尼借安茹·查理的勢力,逼迫西斯廷辭職,由本·凱大尼任教皇,稱卜尼法八世,并將教皇西斯廷逮捕入獄,后于1296年初死于獄中。
卜尼法八世任教皇期間,主張教皇權力高于世俗王權,并編纂了中世紀羅馬教皇第六部“教會法”,為羅馬教皇鞏固神權統治提供理論根據。同時,他創立大赦年制度,即“圣年”制度,規定在圣年期間,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可到羅馬朝圣,可在圣彼得大教學和圣保羅大教堂作祈禱,表示悔罪和告罪,其罪孽便可獲得大赦。
1296年,法王腓力四世為籌措英法戰爭經費,決定向享有免稅特權的法國教士征稅,與羅馬教廷發生沖突。卜尼法八世于2月發布訓諭,宣布教權高于一切,未經教皇同意,任何人不得向神職人員征稅。世俗王權必須服從教皇神權。法王腓力四世則下今禁止法國貨幣外流,禁止教皇使臣入境,驅逐教皇財政特派員;甚至法王腓力四世下令逮捕教皇使節、法國南部巴米葉地區的主教伯納德·塞森特,擬交法國世俗法庭審理。1302年5月,法王腓力四世在巴黎召開法國歷史上首次三級會議,參加會議的世俗貴族、神職人員和市民代表,一致支持法王權高于教會神權、世俗政權應領導神權的主張。法國的神職人員代表致信卜尼法八世,勸他不要濫用神權。
教皇卜尼入世于1302年11月發布通諭,堅持世俗王權必須服從教皇神權的領導,否則將違令者革除天主教,并命令法國主教和高級神職人員赴羅馬開會,商討處罰法王事宜。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在巴黎羅浮宮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召開一次宗教會議,公審教皇卜尼法八世,并派副首相紀堯姆·諾加勒到羅馬,勾結科倫納家族,共同反對教皇。羅馬教皇卜尼法八世在阿南尼教皇宮被一伙暴徒戲弄,拘留三日。卜尼法八世獲釋回羅馬,憂郁成疾而死。
卜尼法八世之死說明:當各國經濟發展紛紛要求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統一時,教皇卻違反歷史潮流,一意孤行,企圖濫用神權,干涉別國內政和重新主宰世界,終被歷史所拋棄。可見逆歷史潮流而動,是沒有好下場的。
上一篇:教師流失現象
下一篇:敦煌變文絕大部分流失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