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數量有限難以有效打擊敵人
17世紀英荷第一次戰爭期間,英國曾一度領先。但到1665年下半年,形勢越來越不利于英國。先是英國發生嚴重瘟疫,英國艦隊不甚活躍,荷蘭稱雄大西洋,甚至到泰晤士河口巡邏。隨后,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向英國宣戰,荷法兩國艦隊會合,共同對付英國,英王不得不派艦隊進至英吉利海峽西岸抗擊法國人,只將一支受到很大削弱的分艦隊留給阿爾比馬爾公爵指揮,用以監視荷蘭海軍。荷蘭艦隊得悉這個情況,決定乘機出擊英國。1666年6月11日晨,海軍上將德魯特率領由84艘戰船、4600門火炮、22000人的荷蘭艦隊離開敦刻爾克。德魯特艦隊的隊形式是:后衛分隊在南,由小羅特普率領;中央分隊居中,由德魯特指揮;前衛分隊在北,由老埃弗森率領。由阿爾比馬爾指揮的英國艦隊,雖有78艘戰船、4500門火炮、21000人兵員,但實力不強,阿爾比馬爾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在得知荷蘭軍艦駛出敦刻爾克后,不顧數量上的劣勢,率部前去攻擊荷蘭艦隊。英國艦隊在布陣也分成前、中、后三隊。前衛分隊由喬治·阿伊斯丘爵士指揮;中隊由阿爾比馬爾率領;后衛分隊由托馬斯·阿林爵士指揮。戰斗從11日開始,共進行4天。
第一天的戰斗從6月11日中午開始。阿爾比馬爾以密集的縱隊向荷蘭的后衛分隊發起攻擊,小特羅普發現英艦襲來,立即向南運動投入戰斗。小特羅普指揮艦隊極力抵擋英艦的進攻,雖然十分艱苦,但還是堅持了幾個小時。到下午兩點,荷蘭艦隊指揮德魯特和另一指揮老埃弗林也率中央與前衛分隊加入戰斗,荷蘭人在數量上占有明顯的優勢。英國的“綏夫蒂秀爾”號戰艦被俘,艦長威廉·貝克利爵士陣亡。荷蘭艦隊還同英艦“亨利”號進行了激烈戰斗,“亨利”號幾乎葬身大海。由于艦長約翰·哈爾曼的英勇指揮,才使嚴重受損的“亨利”號脫險。
6月12日是第二天戰斗。雙方再次交鋒后,英軍指揮阿爾比馬爾進攻與他平行航進的荷蘭艦隊。這時,英國只有47艘戰船,荷蘭卻還有77艘戰船。小特羅普力圖使他的后衛分隊占據英國艦隊的上風陣地,結果反而面臨被圍攻的危急之中。荷蘭的德魯特立即率中央分隊趕來解圍,但荷蘭艦隊的陣形已經混亂。然而,由于英軍艦只數量上的劣勢,無法抓住這一有利戰機給荷軍以打擊,直到魯珀特親王率艦趕來支援,阿爾比馬爾才暫時撤出戰斗。
6月13日是第三天的戰斗。這一天,阿爾比馬爾只有30艘戰船還能戰斗了。他一面等待援軍,一面向西航行,逃離荷蘭艦隊的追擊。荷蘭艦隊因也有嚴重損傷,沒有繼續追擊。但英國人這一天的損失并不小。英國最大的戰船之一,阿伊斯丘的旗艦“皇家親王”號,因受荷蘭艦隊包圍而擱淺,阿伊斯丘被迫投降,戰船也被荷蘭人焚毀。
6月14日是第4天,也是最后一天的戰斗。這一天早晨,英荷艦隊又開始接近,他們向西航行,以尋找決戰的機會。英國艦隊由于頭一天晚上與魯珀特親王的20艘戰船會合,感到實力增加,增強了決勝信心。戰斗開始后,英國的前衛分隊行駛得比中央分隊快,于是在英國艦隊中出現了缺口。由于荷蘭艦隊處于上風位置,其前衛分隊的一部戰船在范·尼斯的率領下,乘機立即從英國艦隊的缺口突了進去。與此同時,小特羅普的后衛分隊迂回到英國后衛分隊的下風一側,形成對英國艦隊的包圍。這樣,英國艦隊的中央分隊和后衛分隊都受到對方炮火的夾擊。雙方經過激烈炮戰,都受很大損失。接近傍晚時,英國艦隊先撤出戰斗,荷蘭艦隊也因彈藥幾乎耗盡而轉舵返航。
這次戰役,英國損失嚴重。喪失戰船17艘,戰死5000人,被俘3000人。荷蘭雖是勝利一方,也損失了6艘船,戰死2000人。
上一篇:具有政治野心的牧首尼康
下一篇:馮·胡登騎士理想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