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胡登騎士理想的破滅
烏爾利希·馮·胡登(Vlrch Von Hutlten 1488—1523)德國著名的騎士理論家,1522—1523年騎士暴動的領袖。胡登出生於圖林根地區斯特克堡的騎士家庭,青少年時代就學於本篤修道院和法蘭克福大學。由於他對學位、頭銜和稱號不感興趣,無心從事學業。以后他投身於社會活動,結交了不少人文主義的學者和詩人,這對胡登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后來他也成為一個人文主義者。胡登是一個有正義感的貴族青年,他反對教皇和教廷對德國的統治和剝削,反對教權高于世俗政權的神權理論。1515年至1517年間,他曾與友人合作寫《鄙人書翰》一文,對教皇、教會和經院哲學進行了無情的攻擊。1517年他出版瓦拉名著《論偽造的君士坦丁的贈禮》,并為其書作序,他指責教皇偽造文獻追求世俗權力,并否定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發表后,他認識其重要性,立即站在路德一邊,并成為第一個參加宗教改革的人文主義者。
胡登在政治上主張建立一個以君主為主的貴族民主制國家,反對群雄割據的諸侯國家。他在《羅馬的三位一體》一文中指出,諸侯的無所作為是阻礙德國作為一個強大國家的原因之一,他認為教皇和諸侯是德國獲得解放的兩大敵人。他號召人們說:“記住你們是一個德國人”,應當聯合起來“討伐罪犯”。起初他把建立強大國家的希望寄托於德皇查理五世,他曾致書奧地利的斐迪南,希望他勸其兄長仿效亨利四世加強王權,恢復德國的自由和統一,但并沒有獲得支持。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全身心地投入聯合貴族的工作中。胡登對中世紀的騎士寄以深切的期望,廣交貧窮的破產的騎士,在他看來,只要把騎士軍人聯合起來,把分裂國家的禍首諸侯推翻,把教皇勢力趕走,把僧侶權力取消,德國的統一就可以完成。1522年,當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引起的群眾革命運動即將到來之際,胡登與另一個貴族領袖濟金根聯合各地貴族,組成萊因、土瓦本和法蘭克尼亞貴族同盟,他們靠自己籌款組織了一支貴族軍隊,并於1522年9月向德國選帝侯之一的特里爾大主教宣戰。但諸侯軍已有準備。面對強大的敵人,胡登和濟金根急忙要求兄弟聯盟增援,但是這些貴族騎士被集中起來的諸侯力量所嚇倒,拒絕支援。濟金根在戰斗中身負重傷,不久死去。胡登逃往瑞士,病死於蘇黎世的烏福瑙島。騎士暴動徹底失敗。
胡登反對德國諸侯割據,反對教皇干預世俗政權,主張國家統一的思想具有進步意義,但他的理想是建立在農奴制基礎上的貴族共和國,在16世紀的德國是不可能實現的,它既得不到農民的支持,也得不到市民的支持,所以1522年騎士暴動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上一篇:軍艦數量有限難以有效打擊敵人
下一篇:冰球場上的暴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