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己見·吃盡苦頭
70年代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前,以色列軍隊在緊靠蘇伊士運河的“巴列夫防線”修筑了很多碉堡,計劃當埃及軍隊一旦從這里進攻時,以碉堡為支撐,用坦克在各個碉堡之間巡回游弋,阻止埃軍渡河。戰爭爆發后,埃軍攻勢凌厲,很快強渡蘇伊士運河,突破巴列夫防線?!比绻f,以色列軍原定戰法在其它地方還算勉強有效的話,然而在防線南端地段就幾乎行不通了。因為防線的南端是埃軍的重點進攻地段,埃軍在這里的攻勢特別猛烈。這一地段雙方守攻兵力對比情況是,以軍擔任防守任務的為一個裝甲旅,地段寬35英里;埃軍擔任進攻任務的為第三軍團的大部分兵力。埃軍已將以軍的各個碉堡割裂開來,其步兵反坦克分隊在各個碉堡之間嚴陣以待,隨時準備伏擊以軍巡弋的坦克。顯然,在這里,以軍原來制定的用坦克聯結碉堡、阻擋埃軍突破的戰術已經不適宜了。此時,碉堡不僅不能起到阻止埃軍渡河的作用,反而牽制了以軍的裝甲部隊。因為當碉堡受到攻擊時,要求以軍坦克支援,前來支援的坦克一再遭到埃軍的伏擊。
在這種情況下,以軍的裝甲旅長請示上級要求放棄原定戰法,把聯結防御改成機動防御,集中坦克力量襲擊埃軍的渡河部隊,切斷埃軍的來源??墒牵膸熼L根本不考慮此地的特殊情況,固執地堅持原定戰法。結果,一夜之間,這個以軍裝甲旅的百輛坦克損失大半,只剩下23輛。
勿庸置疑,在這次戰役中,以軍師長固執己見,不允許下級根據實際情況機斷,是造成遭受慘重損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上級絕不能把集中指揮誤解為控制一切,在混亂的戰場上,實際上也無法做到絕對控制,應該給下級分散指揮的權力和留有機斷行事的余地。
上一篇:喀麥隆民族英雄穆米埃被法國特務毒死
下一篇:固險輕敵·遭至敗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