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真情
《北史》李崇傳記如下一事:
安微壽春縣人茍泰有個小兒子才三歲,在兵亂中丟失,數年不知所在。茍泰未嘗一日忘懷,他時時處處留心,尋訪,后來竟在本縣一個叫趙奉伯的人家里找到了自己的兒子。趙奉伯不認賬,堅說那兒子是他自己的。茍泰就告到官府。李崇審理此案,茍、趙都說那小孩子是他們自己的兒子,而且都有鄰居出來作證。李崇一時也難以下結論。
李崇讓茍、趙和那孩子分別居住,由官府看管,過了幾十天,有人分別告訴茍泰和趙奉伯,說那小孩子生病,已經突然死去,你們趕緊去料理孩子的后事吧。茍泰聽后,立即號啕大哭,悲不自勝。情切感人。趙奉伯聽后只是連連嘆氣、可是沒有悲傷之意。李崇知道小兒真是茍泰之子,便將孩子歸還了茍。又追問趙奉伯怎么冒認別人的兒子,趙才講實情:原來他也有一個兒子丟失了,這才冒認茍子為己子。并承認了自己冒領之錯。
父子、母子之情,乃人生之真情。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自欺欺人者最終也會真相大白。
上一篇:焦土抗戰的教訓
下一篇:狄塞爾成功后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