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驕矜失荊州
關羽是三國蜀名將,當時人們稱他是“威震華夏”“當世雄杰”,而且他對劉備忠心耿耿,義同兄弟。但因缺乏戰略頭腦,關羽實質上成了斷送蜀國大計的罪人,失荊州便是集中體現?!白怨疟抑厍G州”。諸葛亮隆中決策,兩路北伐曹魏的戰略,關鍵之一就是據有荊州。劉備把守荊州的重任交給關羽。公元219年,關羽攻襄陽圍樊城(今湖北襄樊)大獲全勝,曹操一度想遷都躲避鋒芒,孫權也很害怕,為討好關羽,派人請求關羽把女兒嫁給他的兒子為妻。但關羽不顧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魏”的戰略大計,不僅不許婚,還辱罵東吳使者,惹得孫權大怒。曹操利用吳蜀矛盾,聽從司馬懿等人建議,乘機聯合孫權。東吳方面主張吞劉自大的呂蒙也向孫權建議奪取荊州,而且設下一計,謊稱有病,回到建業(今江蘇南京)推薦年輕的書生陸遜接替他。陸假意恭維關羽,掩蓋戰略意圖,關羽貪大喜功,忘掉了孫劉之間又聯合又斗爭的戰略關系和荊州的戰略地位,撤掉守軍增援襄樊,造成荊州空虛。加上關羽沒有看到大敵當前內部團結也是重要戰略問題,輕慢部下,以至呂蒙計取荊州時,關羽部將糜芳等投降,劉封、孟達等坐視不救。最后關羽只好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縣東南),被孫權軍隊活捉,后被殺死。荊州這個戰略要地就失在了不懂戰略大計的關羽之手。荊州一失,諸葛亮兩路夾擊,攻伐曹操,奪取中原,統一天下的戰略付之東流,吳蜀聯盟破裂,蜀國的戰略大計受到了致命打擊。
關羽識淺毀大計的教訓告訴我們,將在謀而不在勇,“謀”最關鍵的是戰略頭腦,就是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必須眼界寬,高瞻廣視看全局;眼光遠,深思遠慮看未來;眼神準,審時度勢看關鍵;眼力深,細察看實質,抓住全局性、長遠性、關鍵性、實質性的問題。治國、治軍、治政、治事都是如此。缺乏戰略頭腦遲早會誤大事、毀大計。
上一篇:關羽驕傲失荊州
下一篇:軍事指揮軟弱無力,戰場交鋒迅速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