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家
梁克家,字叔子,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幼聰敏絕人,讀書過目便能背誦。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第34年,即紹興三十年(1160),梁克家考中庚辰科殿試第一名,成為南宋第11位狀元。
中狀元后,被授予平江(今屬湖南)簽判,佐理政務。翌年,金主完顏亮率軍南侵,于十一月二十七日被臣下殺死,金國政局動蕩。一些宋臣建議乘機北伐中原,梁克家致函代理兵部尚書陳俊卿,說盡管金主完顏亮被殺,金兵北撤,但大宋的兵力未振,不量力而行,后悔莫及。陳俊卿把他的建議報告丞相陳康伯,陳康伯贊嘆他遠見卓識,奏準高宗,召梁克家入京,任用他為秘書省正字,掌校正典籍訛誤。不久,晉官著作佐郎,掌修纂日歷。
紹興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禪位太子趙,是為孝宗。
天多災異,梁克家借災異上疏,乞請下詔求直言,詔準。梁克家條奏六事: 第一,端正心術; 第二,整肅綱紀; 第三,匡正風俗; 第四,明確職權; 第五,制定謀略; 第六,上下同心。關于制定克敵謀略,他解釋說,關鍵在于將良、兵強、財足。孝宗大加贊賞。梁克家進官中書舍人,掌起草詔令,如事有失當或除授非人,可奏請皇帝重新考慮。
不久,孝宗派他出使金國。金人因他是大宋的狀元而格外敬重。在宴會上,賓主比試射技,文狀元出身的梁克家連射數十箭,箭箭中的,金人嘆服。金使來朝,梁克家奏請金使入朝走南門,百官入朝走北門,仆從不得隨便跟至殿門外,以整肅朝儀。孝宗下詔,著為法令。
遷為給事中,職司封駁失當的政令。任職3年,遇有認為不可的事,必直言無隱。他曾奏言: “陛下想任用有真才實學的人,不喜空言。空言當然是沒有好處的,但若因害怕說空話而斂口,諫諍之路勢必堵塞。請皇上多加開導?!毙⒆谛廊唤邮?,讓他條陳風俗之弊,梁克家列舉了4條: 欺上罔下,茍且偷安,因循守舊,營私舞弊。孝宗手詔嘉獎。
乾道五年(1169)二月,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僅備顧問,簽書樞密院事為最高軍事機構樞密院的副長官。翌年,進官參知政事,即副相。過了1年,又兼任樞密院的長官——知樞密院事。
梁克家上任后,整飭兵備。當時,金宋雖已和議,但金兵不斷挑起邊釁。梁克家奏準孝宗,修筑楚州(州治山陽,今江蘇淮安)州城,派重兵駐防,金兵不敢輕舉妄動。在朝廷,他與虞允文密切合作。虞允文是仁壽(今屬四川)人,抗金名將,時為宰相。梁、虞以國事為重,通力合作。但梁克家決不茍合。虞允文是主戰派,而梁克家是主和派,虞允文建議遣兵出擊,恢復中原。梁克家認為國力不足,不同意出兵。朝臣大都贊同虞允文的主張,孝宗也認同。梁克家見力爭不得,遂上疏辭官。孝宗問他: “難道真的不能用兵嗎?”梁克家道: “用兵以財為先,今國庫空虛,怎可用兵?”孝宗改容說: “朕考慮一下。”第二天上朝,孝宗面諭梁克家: “朕終夜都在考慮你的主張,所言極是,不要走了吧?!绷嚎思宜炝艟├^續任職。
第二年,即乾道八年,更定官職,定尚書仆射為左右相,孝宗任命虞允文為左丞相兼樞密使,梁克家為右丞相。虞允文推薦梁克家任左丞相兼樞密使,孝宗未準。數日后,虞允文又借口有病,薦舉梁克家代替他的職位,孝宗還是不允。梁、虞二人同心協力,輔佐孝宗。一天,孝宗對宰相們說: “近日去德壽宮,太上皇頤養天年,十分愉快,朕回來后喜不自禁?!绷嚎思业溃骸皥蛭吹盟磿r很憂愁,既得舜,心情就舒暢了?!庇菰饰慕又f: “相比之下,在五帝之中,堯最為高壽。”孝宗高興地說:“是的?!本纪?,朝廷出現少有的和睦局面。
孝宗欲任用曹勛為樞密使,虞允文說曹勛人品卑下,不可用。不久,孝宗任用張說為簽書樞密院事,右正言王希呂與監察官又紛紛上疏彈劾張說。孝宗大怒,手詔責斥王希呂,虞允文卻把詔令交了回來,沒有下達。孝宗更怒,梁克家見狀,奏言: “希呂論張說,是他的職責; 左相救希呂,是國家體制。”孝宗怒氣漸消。
不久,虞允文辭相,梁克家一人秉政,他不畏權貴近戚,又不失和氣。張說入樞密院時,有些人不同意,他出為簽書樞密院事后,報復那些大臣,梁克家盡力救護。朝野稱頌梁克家,號為“賢相”。
但為時不久,梁克家便辭去了相位。
事情起因于金使朝見時的授書禮上。高宗時,金使到宋,高宗須降座接金的國書,屈盡陪臣之禮。孝宗即位,不愿降座受書,宋、金之間為此發生糾紛。梁克家一向主和,主張按高宗時的儀式行事。孝宗不悅。梁克家遂上書辭職。孝宗詔準,讓他以觀文殿學士知建寧府(府治建安、甌寧,今福建建甌)。陛辭時,孝宗問他對國政有何見解,梁克家勸皇上無求奇功。不久,朝廷試圖對金用兵,結果無功而還。
梁克家在建寧府一待就是七八年,直到淳熙八年(1181),才調任福州(州治侯官、閩縣,今福建福州)知州。淳熙九年九月,拜右相,封儀國公。1個月后,梁克家罹病。淳熙十三年,孝宗詔令他以內祠兼侍讀,賜他府邸,不斷遣使存問。
淳熙十四年六月,梁克家病逝,享年60歲。
孝宗聞訊,為之垂涕,詔贈少師,謚曰“文靖”。
上一篇:柴成務
下一篇:梁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