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強問鼎,失手留遺憾
1988年漢城奧運會舉重比賽上,何灼強和何英強雙雙問鼎,但卻都失手佩銅牌。
52公斤級比賽中,何灼強與主要對手保加利亞的馬林諾夫以兩種姿勢起舉,重量相同或接近,結果卻相距甚遠,總成績差12.5公斤。馬林諾夫6次試舉把把成功,最后以270公斤破世界紀錄的總成績奪取金牌。抓舉何灼強從112·5公斤起舉,由于緊張等原因,只成功一把(第二把),使形勢陡然嚴峻。馬舉112·5、117·5、120公斤三把均得手。至此,中國隊這塊金牌已經流失。
挺舉比賽,何灼強雖然最后一個出馬,但他開的145公斤在第三把才勉強成功,著實嚇人一跳。何灼強與同隊選手張壽烈兩人成績同為257·5公斤,僅次于馬林諾夫。后來東道主選手,19歲的全炳寬由于總成績達260公斤,這意外的成功最后使何灼強只得名列第三。
56公斤級比賽中,何英強與勁敵保加利亞的格拉布列夫和前蘇聯的米爾佐揚實力相近。但在抓舉比賽中,何英強開局不利,125公斤起舉成功,130公斤兩次失敗。在挺舉比賽中,何英強成功兩把,最后問鼎167·5公斤時,可惜力不從心,上挺時失敗,居第三終成定局。而格拉布列夫、米爾佐揚各成功5把。由于其成功率高最終分別取得金牌和銀牌。
何灼強與主要對手以兩種姿勢起舉,重量相同或接近,結果卻相距甚遠。何英強與勁敵實力相近,拚的結果卻分別落后10公斤與5公斤。他們失敗的原因幾乎相同,即成功率越低,心里越慌,失誤越多。兩“強”在漢城留下共同的遺憾。遺憾中留給人們一點思索。實力相近的對手之間的競爭,成功率是命根子。抓訓練中的成功率,應該引起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高度重視。
上一篇:兩強相爭阿拉伯人獲利
下一篇:兩跨欄運動員服用興奮劑被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