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魏各有寶
一天,齊威王與魏惠王一起到郊外打獵。魏惠王洋洋得意地說:“你們齊國也有寶物嗎?”齊威王回答說:“我們齊國并無寶物。”于是,魏惠王更為自豪地夸口道:“我這個魏國雖然小,卻還有直徑一寸光輝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輛車的巨大珍珠十顆。難道憑你們這樣大的齊國卻沒有寶物嗎?”齊威王這才告訴說:“我所認為的國寶與您的觀點不同。我有個叫檀子的大臣,派他去守衛南城,楚國軍隊從此就不敢再來侵略,并且還使泗水流域十二個諸侯國都相繼來朝拜我國。我還有一個叫盼子的大臣,派他去守衛高唐,趙國人從此就不敢再到我國的黃河來打魚。另外,我有個叫黔夫的官吏,派他去治理徐州(今河北省大城縣的一個鄉鎮而不是江蘇省的徐州市),燕國人就向著這徐州城的北門祭祀,以祈求享有徐州百姓那種福份;趙國人則向著這徐州城的西門祭祀,也祈求能享有徐州人的那種福份;從此遷來我國并請求從屬我齊國的人家就有七千多戶。同時,還有一個叫種首的大臣,派他警備盜賊,就能使社會太平而路不拾遺。這四位大臣的政績光輝可照耀祖國千里大地,豈止于僅僅照耀那十二輛車呢!”魏惠王聽后深感羞愧,并為自己未能發現和重用人才而感到遺憾。
通過以上史實,足見齊、魏兩國的君主各懷不同的價值觀和國寶論。魏惠王以珍珠為寶,只能導致私欲的膨脹,乃至利欲熏心;齊威王以人才為寶,則使國泰民安、諸侯朝拜、國威大振。
上一篇:齊頃公戲弄使臣起戰亂
下一篇:兩位短命的天才;拜倫和雪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