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靈公忘乎所以
晉楚鄢陵之戰后,晉厲王寵信嬖臣,致使內政紊亂。晉大夫欒書和中行偃為拯救晉國,廢除晉厲公,迎接公子周回晉,立為晉悼公。晉悼公重振晉文公、晉景公時代的霸業,團結中原諸侯,對抗楚國北侵。然而,正當晉國霸業恢復之時,晉悼公忽然死去,晉平公隨之即位。周靈王乘機施展挑撥離間之計,娶齊國女子為王后,指定齊靈公為霸主。被抬高了身價的齊靈公忘乎所以,立即興兵伐魯,同時與楚通使聯好,造成中原同盟內的極大混亂。身為中原諸侯領袖已經一百余年的晉國,對于齊國的上述舉動自然不能容忍,決定對齊國作徹底的打擊。
公元前555年夏天,齊軍正進攻魯國的北境,晉平公命元帥荀偃率軍與宋、衛、鄭、曹、莒、邾、騰、薛、杞、小邾十國之軍合師于魯國境內的濟水南岸,隨即向齊境進軍。
齊靈公親率齊軍在平陰布防。晉及諸侯之軍總兵力約為12.5萬人,齊軍約四五萬人。這時,齊靈公的部下勸齊靈公分兵扼守平陰以南地勢險要的泰山余脈,齊靈公未予采納。晉及諸侯之軍,則決定分為主力軍與迂回軍兩路進攻,主力軍進攻平陰,迂回軍經由魯、莒國境越過沂蒙山區進襲齊都臨淄。
作戰一開始,在晉軍主力軍的猛烈攻勢下,齊軍即死傷甚眾。荀偃為動搖齊軍軍心,讓中軍副元帥士匄告知與他素有舊誼的齊國大夫子家:“晉與魯、莒二國,已經以戰車千乘自魯、莒國境疾襲臨淄(夸大之詞)。臨淄告失,則齊國即亡,何不早謀應付?”同時,又派兵在平陰以南的山澤間虛張旗幟,佯作陣勢,并驅左實右虛之車曳著樹枝揚起塵土;以示晉軍眾多。齊靈公聽到子家的報告,以為魯、莒之兵果真已進襲臨淄,再登上平陰東北的巫山了望晉軍,見晉軍氣勢雄壯,只好乘夜黑撤軍東走。
晉軍判知齊軍已經夜遁,遂立即入據平陰,并展開猛烈追擊。晉軍上、中、下三軍全力攻克齊軍各據點,然后向臨淄挺進。
12月2日,由晉、魯、莒三國軍隊編成的迂回軍,已越過沂蒙山區進抵臨淄,晉軍主力亦很快到達,遂展開對齊都的攻堅戰。12月13日,晉軍焚燒臨淄的雍門及西部南部,接著又攻破西門、申門、東門,并焚毀東部北部。齊靈公見晉及諸侯之軍四面圍攻臨淄,各門已破,率部突圍前往郵棠(今山東省即墨縣南)。晉及諸侯之軍窮追不舍,決心給齊軍以徹底打擊。
春秋齊國平陰遭創,完全是由于周靈王指定齊靈公為中原霸主的愚妄決定所引起。周靈王想當然地讓已經既無英君賢相、又無強大國力的齊國稱霸,而齊靈公忘乎所以,不采納部下提議的作戰方案。終致敗績。
上一篇:齊湣王驕暴國破身亡
下一篇:齊王建拒諫而客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