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思謙依仗權勢奪取狀元
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科舉考試在京都長安(今西安)舉行,這一年知貢舉為禮部侍郎高鍇。
試前,貢士裴思謙憑借宦官仇士良的關系,前來請托。高鍇不但不見,并當堂將裴思廉轟出貢院。裴思謙出了貢院,羞怒交加,對著貢院,高聲叫道:“明年打春取狀頭。”
轉年春天,即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這一年的科舉考試又由高鍇知貢舉。高鍇到任以后,便告誡屬下,不得受人請托,不得受人書信。
而裴思謙呢?這一年的科舉考試,他果然又來了。他懷挾著仇士良的書信,進入貢院。他在貢院門前換上紫色的衣服。慢慢地走到庭堂的階下,白了高鍇一眼,說:“軍容(指仇士良)有書,薦裴思廉秀才。”高鍇無奈,接過了仇士良的書信。仇士良在信中,讓高鍇錄取裴思謙為狀元。高鍇說:“狀元已有人,此外可副軍容意旨。”裴思謙說:“卑吏面奉軍容處分,裴思謙非狀元,請侍郎不放榜。”高鍇沉思良久,說道:“然則略要見裴學士。”裴思謙答:“卑吏便是。”高鍇不得已,錄取裴思謙為狀元。
高鍇在任禮部侍郎時,兩任知貢舉,向以撥取孤寒之士,具有真才實學的人為進士,在士人當中享有很高的清譽。但是在唐文宗開成年間,宦官仇士良的權勢很大。據史書記載,仇士良是歷經唐代六位皇帝的老太監,說他:“自術有將,恩禮不衰。”他專權二十余年,殺二王、一妃、四宰相。發生在唐文宗大和九年的“甘露之變”,直接指揮者就是仇士良。唐文宗自嘆他連歷史上最屈辱的周赦王、漢獻帝都不如。可以想見,仇士良的權勢有多大。而裴思謙依仗仇士良的關系,奪取狀元的那年,正是仇士良勢極旺的時候。裴思謙不要進士,必要狀元,否則,連進士放榜都不許,這那里有道理可講。
須知,依仗權勢,為自己謀取榮譽乃至官職,固然可以得到,但同時也使自己成為權勢的奴才。
上一篇:茅盾初期創作中的矛盾
下一篇:評《水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