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推進,陷入重圍
羅馬人在坎尼慘敗后,又重新啟用費邊作為羅馬軍隊的最高統帥。費邊上任后仍采用拖延戰略消耗漢尼拔的力量。幾年后,羅馬又建立起325萬人的龐大軍隊,使羅馬人在戰場上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于自己的傾斜,漢尼拔則陷入了劣勢之中。此后,羅馬人又把戰爭引到羅馬境外,羅馬人在境外取得戰爭主動權后,又對境內的漢尼拔進行反攻。漢尼拔此時屢遭敗績。為了渡過難關,漢尼拔寄希望于他的弟弟哈士多路巴的援軍身上。公元前207年春,漢尼拔的弟弟哈士多路巴率2萬軍隊翻過阿爾卑斯山脈,向意大利北部推進,到達高盧后又得到一萬高盧士兵的加強。哈士多路巴的迅速推進,對羅馬人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倘若哈士多路巴與漢尼拔會合,迦太基軍便會如虎添翼,意大利戰場上的形勢可能再次發生逆轉。但哈士多路巴翻過阿爾卑斯山后,送給漢尼拔要漢尼拔派軍接應他的信卻沒有送到漢尼拔手中,而是讓羅馬人截獲了。羅馬執政官獲得此信后,立即在麥陶爾布下了天羅地網。而此時哈士多路由于急于與漢尼拔會合,在沒有接到漢尼拔的回信的情況下盲目地向前推進,結果在麥陶爾陷入了羅馬人設置的重圍陷井。雖經激戰,但哈士多路巴所率援軍還是全軍覆滅,哈士多路巴也在激戰中陣亡。漢尼拔試圖擺脫困境,重振軍威的希望破滅了。。
哈士多路巴所率援軍的全軍覆滅,如果從戰術上說,就在于他進入意大利北部后,沒有進行休整、站穩腳跟,而是急于與漢尼拔會合,在發出的信件沒有收到回音的情況下仍然馬不停蹄地盲目地向前推進。而他的這種急躁情緒,使他在給漢尼拔寫信時沒有用密碼書寫,或者讓送信人把信的內容記在腦子里,而是用明信把他自己計劃的行軍路線告訴漢尼拔,這種做法本身就帶有危險性。結果他的信使就在塔蘭附近被克勞狄烏斯的部下擒獲,那封一看即明的明信也落入羅馬人手中。克勞狄烏斯立即派人把信呈交給尼祿。尼祿接信后立即帶精兵7000預先埋伏在哈士多魯巴的必經之路上。待哈士多魯巴發現自己的處境十分危險的時候,已無他計可施,只能閉營不出。然而,這并非是一良策,一旦被圍困,那么,命運如何?也可能不是太樂觀的。于是,哈士多魯巴便乘黑夜率軍西去,試圖避開羅馬軍隊,向弗拉米尼亞大道進軍(這條大道是越過亞平寧山脈往翁布里亞乃至羅馬的一條主要通道),盡快與漢尼拔軍會合。但他沒有找到沿麥陶爾河行進的道路,到了第二天也依然不順利,無法越過麥陶爾河,從而陷入了羅馬軍隊的重重包圍之中,以逸待勞的羅馬軍輕而易舉地就殲滅了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哈士多路巴軍。而從戰略上來講,此時的整個意大利戰場的力量對比,羅馬軍隊已處絕對的優勢,而漢尼拔則處于絕對的劣勢,哈士多路巴的幾萬援軍到達意大利后,意大利戰場的力量對比也不會發生什么實質性的變化,因為漢尼拔在坎尼會戰大捷后,他的戰術并沒有什么變化,仍采取游動作戰的戰略,不去直接進攻羅馬城,而是從外圍包圍、孤立羅馬城,以期使之迫降。而此時的漢尼拔由于迦太基統治層矛盾日益尖銳的制約,漢尼拔在各方面難以得到補充和增援,反而卻需要進一步分兵防守廣闊的征服區。這樣,就使漢尼拔沒有多少兵力可用于機動作戰,戰場的主動權已不在漢尼拔手中了。因此,即使漢尼拔接到了哈士多魯巴的信件,麥陶爾戰役沒有失敗,漢尼拔在意大利戰場也不可能有什么作為,充其量是使漢尼拔在意大利呆的時間再稍微長一些罷了。也就是說,由于漢尼拔一直漢有拿下羅馬城,從而使羅馬重新崛起有了依托,把戰爭從羅馬引向迦太基及其殖民地。此時,漢尼拔在意大利半島已沒有什么作為了,此時,漢尼拔應當返回本土,或撤回西班牙,這樣就可以遏制羅馬軍在西班牙及其他地區的為所欲為,迦太基的利益也不會落到什么大的損害,日后另作他圖也未必不可。
上一篇:盲目投資必敗
下一篇:盲目生產與引進恰如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