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談·劉質平
劉質平(1894~1978),音樂教育家。浙江海寧人。早年就讀杭州浙江第一師范,曾從李叔同學音樂,后去日本,入東京音樂學校學習。1918年回國后在上海任教。1946年任國立福建音樂??茖W校教授兼教務主任。新中國成立后,長期任教于山東師范學院藝術系和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編著有《音樂教程》、《開明音樂教材》、《彈琴教材》等。
死守大師墨寶
劉質平是我國近代文化先驅李叔同的弟子。李、劉“名為師生,情同父子”。劉質平于1912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后,就得到李叔同的熱情幫助和鼓勵。在日本留學時,他經濟拮據,以致學費斷絕,又得到李叔同的鼎力相助。1918年夏,他得知李叔同將要皈依佛門,便提前返國,跟豐子愷一起與老師合拍了一張難得的告別照。
李叔同與劉質平感情至深,每次給劉質平回信,都要附墨跡兩件,贈給劉質平。劉質平奉若至寶,將其一一裝裱起來。日積月累,這些珍貴的書法作品居然積存了12大箱,劉質平專辟一室,精心保存著。
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日本侵略軍的鐵蹄踐踏了江南大地。劉質平為保存李叔同的這些墨跡,將裱好的立軸去掉天地桿,裝在箱子內,而后隱姓埋名,帶著箱子避難于四方,只怕這些藏品落到日本人手中。一天,他逃到浙江蘭溪,大雨瓢潑而下,四周無遮無蓋,他忙把自己的衣服脫下,蓋在箱子上。不一會兒,蓋在箱子上的衣服也淋透了,他便趴在箱子上,用自己的身體來擋雨。先生的墨跡保住了,他自己卻得了傷寒。以后病情愈加嚴重,別人已為他準備了后事,所幸他抗住了病魔而活了下來。戰事平息,劉質平一家因生活所迫,靠做小買賣為生。有些知情人勸他說:“你不是還有李叔同的字嗎?賣掉幾件,總可以混日子吧!”劉質平死守藏品,始終不為所動。1946年劉質平在一篇文章中欣慰地寫道:“余所攜字件,中間雖遭日寇盜匪糟蹋及水浸日曬,種種損害,但精品保存至今,一件無缺,亦不幸中之大幸也。”
以戒為師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贈給劉質平先生聯句墨跡
上一篇:扇面趣談·劉師培
下一篇:扇面趣談·華世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