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敵少弱遭失敗
金天輔5年(1121年)8月,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為徹底消滅遼國,率軍親征。當他偵知遼帝耶律延禧駐陛大漁濼(今河北張北縣西北)后,親率精騎萬余人突襲大漁濼,并派蒲家奴、宗望率兵四千為前鋒,晝夜兼程,在大漁濼附近之石輦驛追上了遼帝,而金兵至者僅一千人,且處于人困馬乏的狀態。有將領指出:我軍未集中,人馬疲乏嚴重,不可以立即開戰。宗望則認為:現在追上了遼帝而不戰,天黑了敵人必定逃跑,再想追上就難了。遂率兵進擊。此時,遼有精兵二萬五千人,占有絕對優勢,因此,耶律延禧以為敵人兵少疲乏,必敗無疑,便領著嬪妃登上高處觀戰。果然,金兵與遼兵短兵相交,終因人少力薄,被遼兵團團包圍達數重,雖人人殊死奮戰,終似有困獸尤斗之勢,已處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不料,金將余睹看到遼帝及嬪妃在高處觀戰,立即率領騎兵直撲過去,耶律延禧大驚失色,倉惶逃跑。遼主一逃,帶動整個遼軍潰逃,宗望等乘勢突圍,完顏阿骨打繼續揮師追擊,一直追到居延北部(今內蒙烏喇特前旗北部)又回師攻破遼燕京(在今北京西南,即遼南京幽州)。金天會3年(1125年),金兵終于在應州新城(今山西朔縣西)抓住了耶律延禧,滅亡了遼國。
大漁濼之戰,遼兵可以說是穩操勝券。但耶律延禧過于輕敵,盲目樂觀,竟然旌旗招展,帶領嬪妃觀戰,給敵以可乘之機,皇帝一逃,早已對金兵聞風喪膽的遼兵自然潰敗,一發而不可收拾,遼兵之敗及遼國之亡,實難避免。
上一篇:欺世盜名的假冒者
下一篇:歧路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