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李贄
《李贄》:李贄(1527—1602),明末杰出思想家、文學家。本名載贄,號卓吾,又號宏甫,別號溫陵居士。回族。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進士。先任河南輝縣教諭,后任云南姚安知府,54歲辭官,晚年著書講學。因對耿定向之偽道學多有揭露,對程朱理學也作了激烈攻擊,觸怒權貴,屢遭迫害,自殺于獄中。在文學方面,反對復古、剽竊、摹擬,主張抒發(fā)己見。曾評點《水滸傳》、《西游記》等。著有《焚書》、《續(xù)焚書》、《藏書》、《續(xù)藏書》、《李溫陵集》等書。
“李贄”印“卓吾”印
李贄故居位于福建泉州鯉城區(qū)南門萬壽路123號,其先祖于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居于此。李贄在這里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到了30歲他才離家到河南共城當上了教諭。這兩方印是清朝同治年間修葺這所宅第時,在廳堂右側出土的,“李贄”印為白文,“卓吾”印為朱文,現(xiàn)分別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李贄在他76歲時,被當朝加上異端的罪名,死在了河北通州的牢獄中。這兩方印系李贄在泉州家中所用,為壽山老嶺石,單獅平臺鈕刻,印文估計為李贄親書,篆刻技法十分圓熟。這一方面說明李贄作為中國著名思想家在青年時代的才藝,另一方面也證明壽山石在明代已被文人成熟地運用在印章藝術上,誠如黃賓虹所言:“壽山石發(fā)明于元明之間。”
李贄
卓吾
上一篇:楹聯(lián)趣談·李調元
下一篇:印章趣談·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