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屏私藏明末野史案
彭家屏,字東君,河南夏邑人,康熙六十年進士,曾任江西、云南、江蘇等省布政使,乾隆二十年后以病乞罷,返回故鄉夏邑。二十二年乾隆二次南巡,家屏赴徐州接駕時,帝詢及河南夏邑等四縣上年秋被災情形,家屏據實奏。乾隆帝隨召河南巡撫圖勒炳阿質問,圖奏稱并不成災。帝至徐州巡視河工時所見貧民鳩形鵠面,即遣司員觀音保微服密訪,得知夏邑等四縣連歲未登,積欠已久,乃以圖勒炳阿不據實奏報,及命查勘又有意掩飾,將其革職,發往烏里雅蘇臺軍營,自備資斧效力贖罪,夏邑、永城二縣知縣俱革職拿問。此當年四月間事。不久,該縣生員段昌緒,家藏吳三桂討清檄文案發,乾隆帝聯想到彭家屏家恐怕也不一定沒有,隨派方觀承等前往彭家嚴行詳查,并召彭家屏詣京師,問其家有無吳三桂傳抄檄文及其他禁書。家屏稱吳三桂偽檄文實未見過,而家有明末野史《潞河紀聞》、《酌中志》等,存留未曉,亦不曾讀過。乾隆帝以其情詞閃爍,顯系狡飾,命革職拿問。家屏之子彭傳笏慮得罪,先已聞風將家屏所開之明末野史燒毀,以致屢搜查而未獲。六月,乾隆指示:彭家屏本應斬決,但所藏之書,既然已經燒毀,罪疑惟輕,著從寬改為應斬監侯,秋后處決。彭傳笏亦如此。籍彭家產,分賞該處貧民。七月,已復原職的圖勒炳阿又奏彭家屏所刻族譜取名《大彭統記》,且將乾隆帝御名(弘歷)皆直書不缺筆,帝以其“目無君上,為人類所不可容”,即賜令獄中自盡。
又一位歷經康、雍、乾三朝為大清帝國的確立和繁榮做出過貢獻的知識分子死于文字獄案。
上一篇:彭加勒不該對研究病態函數進行指責
下一篇:彭德懷廬山上書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