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不確的苦果
日本在黃海海戰后,決定首先實施遼東半島的登陸作戰,奪取旅順、大連。而清政府采納了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建議,力保奉天,令宋慶幫辦北洋軍務,由旅順馳赴九連城一帶,督率前敵各軍合力嚴守鴨綠江西岸。1894年10月22日,日本第一軍2萬5千于朝鮮文州一帶集結完畢,25日凌晨,其第3師團在炮火掩護下首先強渡鴨綠江,清軍進行攔擊,戰至上午10時左右,沿岸清軍不支,相繼潰逃。26日,日軍進占九連城,隨即分兵一部西占安東,鴨綠江防線被日軍突破,并步步向東北境內進逼。與此同時,已集結于朝鮮大同江口漁隱洞錨地待機的日本第二軍,即開始實施遼東半島的登陸作戰。10月24日、26日、29日,日軍由聯合艦隊14艘軍艦擔任護航,用30多艘運輸船分3批輸送第二軍第一師團在花園口登陸。總兵徐邦道和趙懷業獲悉日軍登陸的消息后,以金州、大連兵力不足,向在旅順的道員龔照玙請援。龔照玙不明日軍是北犯還是南下,因而按兵不動。在得知日軍將攻金州、大連后,趙、徐、龔均發電向李鴻章請援,李鴻章不同意由旅順分兵北援,而令總兵程之偉統領的營口方面增援旅順的山西大同軍2000人兼程前往金州,但程之偉部抵達復州、熊岳之后竟逗留不進。11月3日,日軍先頭部隊抵達亮甲店。同日,日軍第一師團主力由皮子窩出發南下。5日,日軍先頭部隊遭到已達金州東面的大和尚山的徐邦道部炮擊,不能繼續前進。第一師團主力便由亮甲店西南的石攔子折向金州北面的三十里堡一帶,進攻金州守軍的左側背。6日,徐邦道部潰敗。接著,日軍攻破金州城。由于在大連的清軍于6日逃跑,日軍便于7日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大連。11月17日,日軍在大連從容地休整了10天之后,開始向旅順進攻。當時,負責旅大前線總指揮的龔照玙,在金州失守之后即乘魚雷艇經煙臺逃往天津,其余大小官員也紛紛搶掠財物,準備逃走,以致旅順軍心渙散。18日,日軍控制了旅順陸路咽喉南關嶺,前鋒進至土城子。旅順危急,諸將互不統屬,公推妾題擔任臨時指揮。姜無所作為,坐待敵攻。這時,只有徐邦道率領殘軍主動迎戰,而其他許多將領則紛紛乘船逃跑。21日,日軍艦隊在港外游弋,借以牽制旅順東西炮臺的清軍,其陸軍則集中兵力猛攻椅子山炮臺。22日,日軍攻占椅子山炮臺,接著又攻占了案子山、松樹山、二龍山等各炮臺,清守軍潰散,旅順隨即陷落。
從金州到旅順的失守,確有具體指揮上的失誤以及清軍將領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而導致軍心渙散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則是李鴻章等對日軍進攻主要方向判斷的失誤。當日軍攻占平壤進逼鴨綠江時,李鴻章等根本不了解日軍的戰略意圖,錯誤地判斷了日軍的主攻方向,在實際部署上以鴨綠江方向為重點,忽視了敵主要進攻方向旅大一帶的守備,以致造成旅大失陷的后果。
上一篇:農藥污染不可低估
下一篇:判斷失誤·起義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