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項羽本紀
項羽,秦末的農民大起義中的蓋世英雄,他勇猛善戰,叱咤風云,為“近古以來未嘗有”。但他也性情暴戾、優柔寡斷、只知用武不懂計謀,才有四面楚歌、垓下之圍,終于鑄就了一個英雄的悲劇,令人嘆惋。
少年項羽
項籍,字羽,是下相人,他們家是楚國的將門之后,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項羽的叔父是項梁,而項梁的父親是項燕,項燕曾經是楚國大將,在秦楚戰爭中被王翦所殺。作為世家子弟,項梁從小就多方面鍛煉項籍,請來大儒教他識字,學不了幾天就不學;又請來劍客教他劍術,項籍也不好好學。項梁很生氣,就罵項籍,項籍回答:“學寫字,只能夠用來記姓名;學劍術,只能打敗一兩個人,我要學習那能打敗萬人的真本事。”項梁就教項籍兵法,可項籍剛剛明白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了。
后來項梁殺了人,為躲避仇家,帶著項籍一起逃到吳中郡。吳中郡本地有名望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項梁,每當地方有大規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需要人出面組織協調,都是項梁出面。他偷偷地用兵法戰術來組織賓客和青年們,借此了解他們的才能和應變能力。項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無比,能舉起重達千斤的銅鼎,才能超過常人,吳中當地的年輕人都把他當首領,很懼怕他。
秦始皇巡游天下時路過會稽郡,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看。秦始皇意氣風發,威赫一時,項籍說:“我可以取代那個人!”項梁嚇得急忙捂住他的嘴,說:“小聲,別亂說,說這樣的話是要滿門抄斬的!”經此一事,項梁才隱隱了解到項籍不一般的志向,對他更另眼相看。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與項梁密謀商議起兵反秦。項籍斬下了郡守的頭,掛了郡守的官印,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發動吳中之兵起事了。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
此時,廣陵人召平為陳王去巡行占領廣陵,沒有收服。后聽說陳王兵敗退走,秦兵又快要到了,就渡過長江假托陳王的命令,拜項梁為楚王的上柱國。項梁就帶領八千人渡過長江向西進軍,進攻秦軍。聽說陳嬰已經占據了東陽,于是項梁同陳嬰合兵西進。項梁渡過淮河向北進軍,黥布、蒲將軍也率部隊歸屬于項梁。這樣,項梁總共有了六七萬人。
這時候,秦嘉已經立景駒做了楚王,駐扎在彭城以東,想要阻擋項梁西進。項梁于是出兵攻打秦嘉。秦嘉戰死,部隊投降。景駒逃跑到梁地,死在那里。
項梁接收了秦嘉的部隊,駐扎在胡陵,準備率軍西進攻秦。秦將章邯率軍到達栗縣。在此之前,項梁曾派項羽另外去攻打襄城。項籍攻下襄城之后,把那里的軍民全部活埋了,然后回來向項梁報告。項梁聽說陳王確實已死,就召集各路別將來薛縣聚會,共議大事。這時,沛公也在沛縣起兵,應召前往薛縣參加了聚會。
居鄛人范增建議立楚國后代為王,這樣才能舉兵成功,功成天下。項梁就到民間尋找楚懷王的嫡孫熊心,襲用他祖父的謚號立他為楚懷王,項梁自己號稱武信君。
項梁自東阿出發西進,等來到定陶時,已兩次打敗秦軍,項羽等又殺了李由,因此更加輕視秦軍,漸漸顯露出驕傲的神態。宋義規諫項梁不可輕敵,項梁不聽,秦朝果然發動了全部兵力來增援章邯,攻擊楚軍,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章邯打敗項梁軍隊以后,渡過黃河北進攻趙,大敗趙軍。張耳為國相,逃進了鉅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間包圍了鉅鹿。
楚軍在定陶戰敗以后,懷王心里害怕,從盱臺前往彭城,合并項羽、呂臣的軍隊親自統率。他任命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統率碭郡的軍隊。經齊國使者高陵君舉薦,楚懷王召見宋義,跟他商計軍中大事,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任次將,范增任末將,去援救趙國。部隊進發抵達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進。項羽建議迅速引兵渡河,趙、楚二軍里應外合,出其不意,擊敗秦軍。宋義卻不以為然。項羽大怒,就在軍帳中斬下了他的頭。這時候,將領們都畏服項羽,沒有誰敢抗拒,一起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
項羽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后又親自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爛,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們表示一定要決死戰斗,毫無退還之心。部隊抵達前線,與秦軍交戰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筑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這時,楚軍的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筑有十幾座營壘,沒有一個敢發兵出戰。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楚軍戰士無不以一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膽戰心驚。在打敗秦軍以后,項羽召見各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軍門時,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于他。
鴻門宴
項羽帶兵西行,要去奪取平定秦地。到了函谷關,聽說沛公已經攻下了咸陽,項羽非常生氣,就派當陽君等去攻打函谷關。當時,沛公的軍隊駐扎在霸上,沒能跟項羽相見。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想在關中稱王,讓秦王子嬰為相,珍奇寶物都已經占為己有了。”項羽大為惱怒。范增勸項羽,說沛公有天子的瑞氣,趕快進攻,不要錯失良機。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與跟隨沛公的留侯張良交好。項伯連夜驅馬跑到沛公軍中,私下會見了張良,把事情全部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同他一起離開。張良說他是韓王派來護送沛公的,今若逃走就是不義。張良于是進入軍帳,把項伯的話全部告訴了沛公。沛公大驚。張良出去請進項伯。沛公捧著酒杯向項伯獻酒祝壽,又訂下了兒女婚約。沛公說:“我進駐函谷關以后,連秋毫那樣微小的東西都沒敢動,而且登記了官民的戶口,查封了倉庫,只等著將軍的到來。我之所以派將守關,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入和一些意外的變故。我們日夜盼望著將軍的到來,哪里敢謀反啊!請您翔實地跟項將軍將我的話轉告,我是絕不敢忘恩負義的。”項伯點點頭,對沛公說:“明天可千萬早點來向項王道歉。”沛公應允。于是項伯連夜趕回軍營,把沛公的話一一報告了項王,又說:“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關中,您怎么敢進關呢?如今人家有大功反而要攻打人家,這是不符合道義的,不如因此好好善待他。”項王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沛公帶著一百多名騎兵來見項王,到達鴻門,向項王賠罪。項王說:“這都是您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么會這樣!”項王當日就讓沛公留下一起喝酒。項王、項伯面朝東坐,亞父范增面朝南坐。沛公面朝北坐,張良面朝西陪侍著。范增好幾次對著項王遞眼色,又好幾次舉起身上佩戴的玉玦向他示意,項王只是沉默著,并無反應。范增起身出去,叫來項莊說:“君王為人心腸太軟,你進去上前獻酒祝壽,然后請求舞劍,趁機刺擊沛公,把他殺死在坐席上。”項莊進來,獻酒祝壽完畢后對項王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中沒有什么可用來娛樂的,就讓我來舞劍吧。”項王說:“好。”項莊就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用身體掩護沛公,項莊沒有辦法刺殺沛公。見此情景,張良走到軍門,找來樊噲,說明情況。樊噲帶著寶劍拿著盾牌闖了進來,挑開帷帳面朝西站定,怒目而視項王,頭發根根豎起。項王伸手握住寶劍,挺直身子問:“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張良說:“是沛公的護衛樊噲。”項王說:“真是位壯士!賜他一杯酒!”手下的人給他遞上來一大杯酒。樊噲拜謝,起身站著喝了。項王說:“賜他一只豬肘!”樊噲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豬肘放在上面,拔出劍來邊切邊吃。項王說:“好一位壯士!還能再喝嗎?”樊噲說:“我連死都不在乎,一杯酒又有什么可推辭的!那秦王有虎狼一樣兇狠之心,殺人無數,毫不知倦;給人加刑,好像唯恐用不盡,天下人都叛離了他。懷王曾經和諸將約定說‘先擊敗秦軍進入咸陽者,為關中王。’如今沛公先進入咸陽,連毫毛那么微小的財物都沒敢動,封閉秦王宮室,把軍隊撤回到霸上,等待大王您的到來;特地派遣將士把守函谷關,防止盜賊和變故。沛公如此勞苦功高,而您卻聽信小人的讒言,殺害有功之人。這是走秦朝滅亡的老路,我私下認為大王您不會采取這種做法!”一番話說得項王無言以對。一會兒,沛公起身上廁所,就把樊噲叫了出來。
沛公出來后對樊噲說:“現在我出來,沒有來得及告辭,怎么辦?”樊噲說:“干大事不必拘泥小的禮節,講大節無須避諱小的責備,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們好比是魚肉,還告辭干什么!”于是沛公讓張良留下來向項王致歉,獨自一人騎馬,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手持劍盾,跟在后面徒步奔跑,從驪山而下,順著芷陽抄小路回到軍營。張良進去致歉說:“沛公不勝酒力,喝得多了點,不能跟大王告辭了。謹讓臣下張良捧上白璧一雙,玉斗一對,恭敬地獻給大王與大將軍足下。”項王問道:“沛公在什么地方?”張良答道:“聽說大王有意責怪他,他就脫身一個人走了,現在已經回到軍營。”項王接過白璧,放在座位上。亞父接過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劍來撞碎了,說:“唉!這小子不足以共謀大事,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我們這班人就要成為俘虜了!”沛公回到軍中,立即殺了曹無傷。
楚、漢長久相持,勝負未決,軍旅疲憊。項王對漢王說:“天下紛亂多年,皆因你我兩人的緣故。我希望跟漢王決戰,一決雌雄。再不要讓百姓老少白白受苦啦。”漢王笑著回絕說:“我寧愿斗智,不能斗力。”并且,漢王一樁樁地列舉了項王的罪狀,項王很生氣,要和漢王決戰。漢王不聽,項王埋伏下的弓箭手射中了漢王。漢王受了傷,跑進成皋。
項王聽說淮陰侯韓信已經攻克了河北,打敗了齊、趙兩國,而且準備向楚軍進攻,就派龍且前去迎戰。此時,漢騎將灌嬰也趕來了,楚軍大敗,殺了龍且。項王聽到龍且軍敗,心里害怕。這時候,彭越又返回梁地,斷絕了楚軍的糧食。此刻的漢軍重整旗鼓,士卒氣盛,糧草充足,而項王士卒疲憊,糧食告絕。漢王派侯公去勸說項王,項王才跟漢王定約,平分天下,鴻溝以西的地方劃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劃歸楚。項王同意了這個條件之后,立即放回了漢王的家屬。之后,就帶上隊伍罷兵東歸了。
四面楚歌
漢王也想撤兵西歸,張良、陳平勸道:“漢已占據天下的大半,諸侯又都歸附。而楚軍已兵敗糧絕,這正是上天亡楚的大好機會,不如趁機把它消滅。如果現在將其放走而不打他,這就是所謂的‘養虎給自己留下禍患’。”漢王聽從了他們的建議,于是派出使者聯合韓信、彭越共同進攻項羽。于是韓信從齊國起兵,劉賈的部隊從壽春與他同時進發,屠戮了城父,到達垓下。大司馬周殷叛離楚王,以舒縣的兵力屠戮了六縣,發動九江兵力,隨同劉賈、彭越一起會師在垓下,逼向項王。項王的部隊在垓下修筑了營壘,兵少糧盡,漢軍及諸侯兵把他團團圍了好幾層。深夜,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著楚地的歌,項王大驚,說:“難道漢已經完全取得了楚地?為何楚國人這么多呢?”項王夜起,在帳中飲酒。有美人虞與駿馬騅一直跟隨在項王身邊。這時候,項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詩吟唱道:“力氣能將山拔起啊,英雄氣概舉世無雙,時運不濟呀騅馬不再往前闖!騅馬不往前闖啊可怎么辦,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當?”唱了幾遍,美人虞姬在一旁應和。項王眼淚一道道流下來,左右侍者也都跟著流淚,沒有人能抬起頭來看他。
于是項王騎上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在后面,趁夜色突圍向南奔出,飛馳而逃。天快亮的時候,漢軍才發覺,命令騎將灌嬰帶領五千騎兵去追趕。項王渡過淮河,部下壯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項王到達陰陵,迷了路,誤陷大沼澤地中。漢軍騎兵追趕上來的有幾千人。項王自己估計不能逃脫了,對他的騎兵說:“如今終于被困在這里,這是上天要滅亡我,絕不是作戰的過錯。但我也要打個漂亮的仗!”于是把騎兵分成四隊,面朝四個方向。漢軍把他們包圍起幾層。于是項王高聲呼喊著沖了下去,漢軍像草木隨風倒伏一樣潰敗了。騎兵們都被他的英猛所折服。
這時候,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正停船等在岸邊,希望項王盡快渡江,再次在江東稱雄。項王笑了笑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干什么!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臉面去見他們?”于是項王將戰馬送與亭長,在斬殺漢追兵數百人后舉劍自刎。王翳拿下項王的頭,其他騎兵互相踐踏爭搶項王的軀體,由于相爭而被殺死的有幾十人。項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漢王,項氏宗族各旁枝,漢王都不加殺戮。
上一篇:韋孝寬列傳
下一篇:馬援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