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衛戰之失
四平保衛戰,是東北解放戰爭初期的一個重要戰役。戰役主要目的是為了阻擊和延緩敵人的進攻,為后方發動群眾和建設根據地爭取更多的時間。根據黨中央的指示,1946年4月16日開始在四平外圍作戰,在八面城以南的金山堡、大洼消滅了敵人第71軍第88師。由于88師被殲,打亂了敵人進攻四平、長春的部署,四平城區掌握在我軍手中。此時敵我雙方態勢是:敵人中路新一軍繼續沿中長路直撲四平,新六軍(四平右翼)往東邊急進,迂回四平,先占領四(平)梅(河口)路上的西豐、豐崗車站,然后推進到哈福車站,進而進攻塔子山和三道林子,堵截和封閉我軍向北的退路,第71軍則向八面城、鄭家屯方向進攻,并由鄭家屯、八面城方向迂回四平,逼近我前總所在地梨樹。我軍三縱馬上進入昌圖、開原一帶陣地、攔截新6軍北上增援。我軍三縱和敵軍第6軍的勝負是戰局發展的關鍵。當時三縱打得英勇頑強,但沒有估計到新6軍美械裝備的優勢,特別是他們械機化運輸的優勢。他們以小部隊和我三縱在陣地上廝殺膠著,大部隊悄悄地用六百輛汽車裝運強行通過,途中遇到道路翻漿,鋪上鋼板通過。等我軍發覺,用炮火追擊已來不及了。這樣,新6軍主力很快就沖破三縱的防線,進入四平的右側,而且很快就占領了西豐、平崗車站,然后進占哈福東站,并利用他們美械裝備的優勢,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直撲我塔子山和三道林子陣地。雖然打退敵人多次沖鋒,但未能守住塔子山陣地。塔子山失守,敵人就可從我后側迂回,封閉四平守城我軍的退路,那時就有完全處于被動,且有被殲的危險,于是我軍在四平全線撤退。
四平保衛戰,大量消耗了敵人,并贏得了一定的時間,但可惜后方沒有很好珍惜和利用這個時間。四平保衛戰的失利,主要是對形勢判斷不明,抱有和平幻想。保衛戰中對全部美械裝備的敵人估計不足,使三縱的防線被敵新六軍迅速突破,影響保衛戰的全局。另外,作戰沒有根據地,沒有群眾,殊難取勝。
上一篇:四川采氣的淵源與解放后的新生
下一篇:四靈詩派靈何在